[发明专利]一种气溶胶沉积转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6368.3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8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魏严凇;季松涛;陈林林;史晓磊;刁均辉;高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G01N15/04 |
代理公司: | 11007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陈早璟 |
地址: | 1024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品盘 气溶胶粒子 夹持 沉积 固定平台 样品转移 夹持臂 固定夹持机构 气溶胶沉积 薄片样品 沉降机理 机械领域 柔性设计 升降机构 试验容器 圆形样品 圆柱样品 转移装置 侧开门 进气管 支撑台 主容器 拐角 导轨 试验 保证 研究 | ||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沉积转移装置。为了更好的研究气溶胶粒子的沉降机理,很有必要对试验主容器内的气溶胶粒子沉积样品盘进行多结构的设计。本发明包括:样品转移机构、样品盘、样品盘支撑台、试验容器、侧开门、进气管。样品转移机构包括下固定平台、升降机构、上固定平台、导轨、固定夹持机构。样品盘包括四种:圆形样品盘,圆柱样品盘,拐角样品盘,薄片样品盘。本发明通过不同的夹持臂种类,可以实现对多种形态的沉积样品盘进行夹持,并且通过夹持臂与沉积样品盘接触面的柔性设计保证夹持过程的平稳,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气溶胶粒子在夹持过程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沉积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后弥散在安全壳内的气溶胶粒子会在多种力学作用下发生迁移并最终沉降至安全壳内地面、管道面、建筑结构拐角处等多种形态的作用面上,准确的评价气溶胶粒子在上述三种主要作用面上的沉积行为对进一步发展气溶胶粒子在特殊作用面上的沉积动力学和制定相关作用面的事故缓解策略至关重要。在大型气溶胶迁移机理试验台架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研究气溶胶粒子在三种特殊作用面上的沉降机理,很有必要对试验主容器内的气溶胶粒子沉积样品盘进行多结构的设计来更好的保证试验的全面性。同时由于在真实核电厂事故条件下,气溶胶粒子可能会沿多方向运动并沉降在作用面上,因此十分有必要使沉积样品盘具有一定的方向自由度从而可以更为准确的研究不同来流方向的气溶胶粒子对作用面的沉降情况。完成气溶胶沉降试验后,需要将沉积样品盘从主试验容器中取出并对沉积样品盘上沉降的气溶胶粒子进行称重以判断其沉积量,但由于主容器内处于高温环境从而使称重过程难以在主容器内进行,所以十分有必要设计一种样品盘转移机构,将样品盘从主试验容器内取出并转移至称重台进行测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在大型气溶胶迁移机理试验台架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研究气溶胶粒子在三种特殊作用面上的沉降机理,很有必要对试验主容器内的气溶胶粒子沉积样品盘进行多结构的设计来更好的保证试验的全面性。同时由于在真实核电厂事故条件下,气溶胶粒子可能会沿多方向运动并沉降在作用面上,因此十分有必要使沉积样品盘具有一定的方向自由度从而可以更为准确的研究不同来流方向的气溶胶粒子对作用面的沉降情况。
技术方案
一种气溶胶沉积转移装置,包括:样品转移机构、样品盘、样品盘支撑台、试验容器、侧开门、进气管。样品转移机构包括下固定平台、升降机构、上固定平台、导轨、固定夹持机构;
导轨为两根平行的滑杆,滑杆内侧开有滑槽;固定夹持机构固定在导轨之间;导轨固定在上固定平台表面,通过升降机构和下固定平台相连接;
样品盘支撑台包括样品台,固定腿,移动腿,支撑架底座;样品盘放置在样品台上表面,固定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底座上,样品台上表面带有凸起;球形滚轮外壳(和样品台下表面固定连接,球形滚轮安装在移动腿的顶端;球形滚轮在球形滚轮外壳中转动;
试验容器侧边开有侧开门,进气管从试验容器顶端伸入;样品盘支撑台放置在试验容器底部,进气管的下方。
所述的固定夹持机构包括牵引电机,连接杆,固定夹持臂,移动夹持臂,夹持臂导杆,传感器,弧形夹持臂,带倾角的薄片形夹持臂;
所述的牵引电机固定在上固定平台上,牵引线上固定有牵引钩;所述的固定夹持臂固定连接在导轨之间;所述的移动夹持臂两端在导轨滑槽中滑动,夹持臂导杆分为两部分,两部分铰接相连,牵引移动夹持臂在导轨滑槽中滑动;一部分在导轨内和移动夹持臂固定连接,另一部分为框架形,连接所述牵引钩。
所述的弧形夹持臂有互相对称的两个,整体为立柱形,相对的侧面开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底部为平面;前后侧面上带有方形凸起,方形凸起卡嵌在导轨的滑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6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