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车架自动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6787.7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6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雷涛;贺东方;龙曲波;杨黄锐;刘鹏;刘祥;罗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江慧 |
地址: | 43004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自动检测 设备 | ||
一种副车架自动检测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汽车副车架尺寸检测为人工上检具检测方式,可操作性差,且人工操作费劲,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基准底座,所述基准底座的上端具有一检测平台,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中部位置,包括用于检测零件开口尺寸的开口检测机构和用于检测零件通孔偏差的孔位检测机构;电器控制柜,安装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一侧,用于控制所述开口检测机构和所述孔位检测机构对零件进行检测;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开口检测机构和所述孔位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车架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副车架主要作为整车其他系统与车架的连接,将转向系统和悬架系统的零部件装在副车架上之后,再作为一个整体装在整车上,因为转向系统和悬架系统对于整车四轮定位参数影响很大,进一步影响整车的操控性,所以对于副车架的一些关键孔位和开口的精度要求也较高。
现有汽车副车架尺寸检测为人工上检具检测方式,可操作性差,且人工操作费劲,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车架自动检测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汽车副车架尺寸检测为人工上检具检测方式,可操作性差,且人工操作费劲,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副车架自动检测设备,包括:
基准底座,所述基准底座的上端具有一检测平台,
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中部位置,包括用于检测零件开口尺寸的开口检测机构和用于检测零件通孔偏差的孔位检测机构;
电器控制柜,安装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一侧,用于控制所述开口检测机构和所述孔位检测机构对零件进行检测;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开口检测机构和所述孔位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副车架自动检测设备,其通过开口检测机构来检车零件的开口尺寸,通过孔位检测机构检测零件通孔偏差,并且开口检测机构和孔位检测机构都安装在检测平台上,通过电器控制柜的控制来实施开口检测和孔位检测,并通过显示器将检测结果显示出来,在检测时,操作人员将汽车副车架放置在检测平台的确定位置,在电器控制柜的控制下,开口检测机构对副车架的开口进行检测,孔位检测机构对副车架的孔位进行检测,其不需要人工上检具,实现了自动检测。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副车架自动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副车架自动检测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副车架自动检测设备中开口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副车架自动检测设备中孔位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副车架自动检测设备的电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6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