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穹筒体保护筒的防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7251.7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4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祝腾;甘建新;唐建成;周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20 | 分类号: | B63B73/20;B63B73/30;B63B73/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穹筒体 保护 防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穹筒体保护筒的防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组装防雨盖;将吊车的吊钩与吊装孔相连,启动吊车,将防雨盖吊到气穹筒体保护筒上,使气穹筒体保护筒的筒壁卡在环形卡槽内;将紧固件穿设在楔扣板和气穹筒体保护筒外侧的固定板内,将防雨盖与气穹筒体保护筒锁紧固定;将船舶通风管与弯管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气穹筒体保护筒上安装防雨盖,既能防止雨水进入大舱内部及污染筒体,同时也能连通通风管与大舱,改善大舱施工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穹筒体保护筒的防雨方法。
背景技术
在LNG船的船坞和码头阶段,需要经气穹筒体保护筒吊入货舱材料及设备等,在下雨天时,如果不采用防雨的措施,雨水会从气穹筒体保护筒进入大舱,而且还会对气穹筒体本身进行污染而导致筒体破坏,同时防雨盖还需要有锁紧措施,防止现场人员私自挪动防雨盖。而常用的气穹筒体防雨盖与气穹筒体保护筒的密闭不到位、缺乏通风的连接措施、缺乏锁紧措施,对大舱的防雨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穹筒体保护筒的防雨方法,既能防止雨水进入大舱内部及污染筒体,同时也能连通通风管与大舱,改善大舱施工环境。
一种气穹筒体保护筒的防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防雨盖;
所述防雨盖包括盖板、穿设固定在盖板上的弯管、垂直固定在盖板上表面的加强筋、固定在盖板上表面边缘的楔扣板、固定在盖板侧边上的外圆柱板、以及固定在盖板底部的内圆柱板,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用于吊装防雨盖的吊装孔;所述内圆柱板与外圆柱板之间形成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内设置有橡胶垫圈;
S2,将吊车的吊钩与吊装孔相连,启动吊车,将防雨盖吊到气穹筒体保护筒上,使气穹筒体保护筒的筒壁卡在环形卡槽内;
S3,将紧固件穿设在楔扣板和气穹筒体保护筒外侧的固定板内,将防雨盖与气穹筒体保护筒锁紧固定;
S4,将船舶通风管与弯管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纵桁交错布置,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上均开设有用于吊装防雨盖的吊装孔。
优选地,所述楔扣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楔扣板在盖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楔扣板的端部均开设有一个开口槽。
优选地,所述开口槽的前半部分槽口呈矩形状、后半部分槽口呈漏斗状。
优选地,所述橡胶垫圈的厚度比环形卡槽的槽深小3mm-5mm。
优选地,所述弯管由圆管段和弯曲段构成,圆管段和弯曲段的端部均固定有法兰盘,圆管段端部的法兰盘与弯曲段端部的法兰盘相对合并通过螺栓进行锁紧固定。
优选地,所述弯管的弯曲段由两个90°弯管对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弯管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操作简单、方便,通过在气穹筒体保护筒上安装防雨盖,既能防止雨水进入大舱内部及污染筒体,同时也能连通通风管与大舱,改善大舱施工环境。且防雨盖的橡胶垫圈的厚度比内圆柱板的高度小,能够有效保证气穹筒体保护筒与防雨盖密闭接触,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防雨盖的正视图。
图2是防雨盖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7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坞内快速测量船舶主尺度的方法
- 下一篇:带蒸汽加热功能的烹饪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