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头热咀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7750.6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4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象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8 |
代理公司: | 32235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红岩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咀 多头 弧形部 注塑 中心轴线 流道 过渡部 点位 减小 模具 上下方向延伸 密集型产品 热流道系统 上下延伸 同心设置 布设 干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头热咀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多头热咀的主体中设置有多个上下延伸的流道,所述主体具有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多个流道围绕所述中心轴线均匀布设,多头热咀还包括设于流道外侧的弧形部、以及连接相邻两个弧形部的过渡部,弧形部的外表面与流道同心设置,过渡部的外表面与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弧形部的外表面与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多头热咀通过设置弧形部与过渡部,可减小多头热咀的体积,避免相邻的多头热咀之间互相干涉,实现多个多头热咀同时对具有多个注塑点位且注塑点位间距很小的密集型产品进行注塑,而且减小了模具上注塑点位的面积,提高了模具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流道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头热咀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热流道系统进行注塑时,为了提高注塑效率,常采用多头热咀进行注塑,甚至一次性采用多个多头热咀同时进行注塑。但是,对具有多个注塑点位且注塑点位间距很小的密集型产品注塑时,目前常用的多头热咀,由于受形状和体积的限制,在注塑时相邻的多头热咀之间会互相干涉,无法实现对具有多个注塑点位且注塑点位间距很小的密集型产品注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头热咀以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以解决在对具有多个注塑点位且注塑点位间距很小的密集型产品注塑时,相邻的多头热咀之间互相干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头热咀,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中设置有多个上下延伸的流道,所述主体具有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多个所述流道围绕所述中心轴线均匀布设,所述多头热咀还包括设于所述流道外侧的弧形部、以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弧形部的过渡部,所述弧形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流道同心设置,所述过渡部的外表面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弧形部的外表面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部为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凹陷的弧形凹槽。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道设置有4个。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头热咀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主体上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引流通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加热装置以及容置所述加热装置的空腔,所述空腔自所述连接部延伸至所述主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腔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形成。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感温线以及容置所述感温线的孔,所述孔上下贯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主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贯穿所述连接部,所述空腔和所述孔分别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下端的咀尖,所述咀尖与所述流道连接,所述咀尖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具有定位尖端,所述咀尖开设有过料孔,所述过料孔与所述流道连通。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多头热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多头热咀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多头热咀的多个流道围绕中心轴线均匀布设,可实现多个点位同时注塑,过渡部的外表面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弧形部的外表面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可减小多头热咀的体积,在对具有多个注塑点位的密集型产品进行注塑时,不仅避免了相邻的多头热咀之间互相干涉,可实现多个多头热咀同时对具有多个注塑点位且注塑点位间距很小的密集型产品进行注塑,进一步提高了注塑效率,而且减小了模具上注塑点位的面积,提高了模具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头热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7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注塑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位注塑模具结构及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