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平板陶瓷膜的封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7889.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3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宇;肖峰;张瑞君;高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00 | 分类号: | B01D65/00;B01D69/06;B01D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3004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平板 陶瓷膜 封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中空平板陶瓷膜的封装结构。该结构包括与中空平板陶瓷膜的端部的外周连接的弹性密封套,弹性密封套的外周连接有集水端头,集水端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密封套与所述安装孔构成密封配合,所述中空平板陶瓷膜的端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底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安装孔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中空平板陶瓷膜的流道连通的集水孔;采用弹性密封件作为中空平板陶瓷膜与集水端头之间的过渡连接层,通过弹性密封件的挤压产生密封作用,可有效避免液体胶的使用,从而避免打胶引起的陶瓷膜接口不美观、打胶不均匀、粘结强度低、封装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高及环保性差等问题,有效提高中空平板陶瓷膜的封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空平板陶瓷膜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严重。近年来低压膜分离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在受污染地表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业废水资源化等领域均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常用的膜材料为采用有机高分子制备的中空纤维型或平板型低压膜,存在着使用寿命短、机械强度低、化学稳定性差等缺点,并且有机膜材料在使用中易于受到污染,不能耐受苛刻的化学清洗条件和使用环境,限制了其在水处理领域的有效应用。
作为一种无机膜,陶瓷膜是以氧化铝、刚玉、氧化锆、氧化钛、氧化硅等无机粉体材料经过成型、烧结等工序所制成,具有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等优点。依据其断面形式,陶瓷膜可分为管式陶瓷膜和中空平板陶瓷膜,其中中空平板陶瓷膜制造成本低、过滤阻力小、运行能耗低,已成为有机高分子膜在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替代产品,可用于悬浮物、颗粒物、微生物的高效快速过滤,钢铁、冶炼等行业废水的循环利用,含油废水高效处理,电厂冷凝水处理与回用,城镇污水的高效处理与资源化等。
但是,如同其他材料与形式的低压膜一样,中空平板陶瓷膜必须在封装之后才可以有效发挥其过滤作用。目前中空平板陶瓷膜的封装方法主要是利用刚性端头套装于陶瓷膜端部,然后在缝隙中挤入液体胶,待液体胶干燥固化后使用。该方法存在选胶困难(胶的种类与调配比例等均会对封装效果产生影响)、封装周期长、控制精度要求高、劳力消耗量大等问题,且胶装过程显著提高了中空平板陶瓷膜膜组件的制作成本,并易出现漏点,限制了中空平板陶瓷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有效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平板陶瓷膜的封装结构,对陶瓷膜进行密封安装,且便于其进行拆卸更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空平板陶瓷膜的封装结构,包括与中空平板陶瓷膜的端部的外周连接的弹性密封套,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外周连接有集水端头,所述集水端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密封套与所述安装孔构成密封配合,所述中空平板陶瓷膜的端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底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安装孔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中空平板陶瓷膜的流道连通的集水孔。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为阶梯盲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与所述弹性密封套构成密封配合的大径段和与所述中空平板陶瓷膜的流道连通的小径段,所述集水孔开设于所述小径段的底壁。
可选的,所述集水端头上设置有与所述集水孔连接的集水嘴。
可选的,所述弹性密封套向所述中空平板陶瓷膜的端面延伸包覆有翻边,所述翻边上对应所述中空平板陶瓷膜的流道开设有通孔。
可选的,还包括膜组件框架,所述中空平板陶瓷膜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中空平板陶瓷膜布置于所述膜组件框架内。
可选的,所述膜组件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的端部之间连接有紧固肋条,多组所述中空平板陶瓷膜平行间隔布置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所述中空平板陶瓷膜的端部的集水端头抵触至所述紧固肋条。
可选的,所述两个侧板的端部之间还连接有两个挡条,所述集水端头处于所述两个挡条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78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平台的感知系统
- 下一篇:一种配电网管理状态综合评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