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碱性介质中氧气还原反应的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8659.6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8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庄仲滨;许志远;朱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4/8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王锋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碱性 介质 氧气 还原 反应 复合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碱性介质中氧气还原反应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包括银锰铜三元金属复合颗粒,所述复合催化剂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至少包括铜源的第一前驱体溶液;
形成至少包括银源和锰源的第二前驱体溶液;
加热第一前驱体溶液至第一温度,维持第一反应时间,形成分散有含铜纳米颗粒的第一反应液,所述第一温度范围为180 ℃~280 ℃,所述第一反应时间0.5~4小时;
将所述第一反应液调整到第二温度,并加入所述第二前驱体溶液,维持第二反应时间,形成分散有银锰铜三元金属复合颗粒的第二反应液,所述第二温度范围为180 ℃~240 ℃,所述第二反应时间1~6小时;
分离提纯所述第二反应液,得到所述复合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包括以银锰元素为主的外层和以铜元素为主的内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由银锰组成,所述内核由铜银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为核壳结构,所述核的表面至少部分分布有所述壳,所述核以铜元素为主,所述壳以银锰元素为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中银元素的原子占比范围为23%~75%,锰元素的原子占比范围为2%~25%,铜元素的原子占比范围为23%~75%。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的平均粒径范围为2~50 nm。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包括载体材料和分布于所述载体材料表面的银锰铜三元金属复合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材料包括一维、二维或者三维结构的碳材料或者金属氧化物材料。
9.一种复合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至少包括铜源的第一前驱体溶液;
形成至少包括银源和锰源的第二前驱体溶液;
加热第一前驱体溶液至第一温度,维持第一反应时间,形成分散有含铜纳米颗粒的第一反应液,所述第一温度范围为180 ℃~280 ℃,所述第一反应时间0.5~4小时;
将所述第一反应液调整到第二温度,并加入所述第二前驱体溶液,维持第二反应时间,形成分散有银锰铜三元金属复合颗粒的第二反应液,所述第二温度范围为180 ℃~240 ℃,所述第二反应时间1~6小时;
分离提纯所述第二反应液,得到所述复合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86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晶性半导体膜和板状体以及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玻璃背板的防爆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