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双向变挡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8721.1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樊朝晖;左臣伟;申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臣伟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双向变挡机构,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变挡机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它包括电机输入轴、动力输出壳体和动力输出轴,电机输入轴上安装有太阳轮,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与双向凸轮的内齿圈啮合,双向凸轮的外圈上均布有若干具有升程特性的正向单向凸轮曲面和反向单向凸轮曲面,正向单向凸轮曲面和反向单向凸轮曲面之间设有第一滚柱,双向凸轮与动力输出壳体之间设有第一浮动套;电机输入轴上同轴固连有正向单向凸轮,正向单向凸轮的外圈上均布有若干呈升程特性的圆滑曲面,圆滑曲面内设有第二滚柱,正向单向凸轮与动力输出壳体之间设有第二浮动套。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双向变挡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基本上都是通过调速手柄或加速踏板直接控制电流或节气门控制速度,或采用手控机械自动变速机构的方式实现变速。手柄或加速踏板的操作完全取决于驾驶人员的操作,常常会造成操作与车行状况不匹配,致使发动机熄火或电机运行不稳定,出现堵转现象。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正反向超越离合变挡机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1866179U],在主动轴上固套有一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主动齿轮,在从动轴上固套有一挡从动单向器,该一挡从动单向器与一挡主动齿轮啮合,当主动轴逆时针转动时,一挡主动齿轮驱动一挡从动单向器顺时针转动,一挡从动单向器带动从动轴顺时针转动;在从动轴上套装有二挡从动单双向器,二挡主动齿轮与二挡从动单双向器中的二挡从动齿轮啮合,当主动轴顺时针转动时,二挡主动齿轮驱动二挡从动单双向器逆时针转动,二挡从动单双向器带动从动轴逆时针转动。由于该变挡机构的主动轴与从动轴平行,整体体积较大,导致占用空间大,使其无法应用到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小型车上,适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单双向变挡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单双向变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输入轴、动力输出壳体和动力输出轴,所述的电机输入轴上安装有太阳轮,所述的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所述的行星轮与双向凸轮的内齿圈啮合,所述双向凸轮的外圈上均布有若干具有升程特性的正向单向凸轮曲面和具有升程特性的反向单向凸轮曲面,所述的正向单向凸轮曲面和反向单向凸轮曲面之间设有第一滚柱,所述的双向凸轮与动力输出壳体之间设有第一浮动套;所述的电机输入轴上同轴固连有正向单向凸轮,所述正向单向凸轮的外圈上均布有若干呈升程特性的圆滑曲面,所述的圆滑曲面内设有第二滚柱,所述的正向单向凸轮与动力输出壳体之间设有第二浮动套。
在上述的单双向变挡机构中,电机的前端固连有端盖,所述的端盖上固定有轴套,所述的电机输入轴穿设在轴套内,所述的轴套上固定有环形支架,所述的环形支架上固定有与行星轮数量相等且沿电机输入轴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轴,所述的行星轮套设在与之对应设置的安装轴上。
在上述的单双向变挡机构中,所述的环形支架上设有与第一浮动套相对应的电磁线圈,所述动力输出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摩擦块,当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吸力牵引第一浮动套与摩擦块摩擦接触,所述的第一浮动套上设有复位的回位弹簧,当电磁线圈断电后,在复位的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将第一浮动套和第一滚柱复位到双向凸轮上的正向单向凸轮曲面的方向位置。
在上述的单双向变挡机构中,所述的端盖上安装有外壳,上述的动力输出壳体设于外壳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单双向变挡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将其安装与小型车辆上,适用范围广;通过电机输入轴的正向或反向旋转,即可实现挡位的切换,换档时产生的噪音小,平稳性高;而且结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臣伟,未经左臣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87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