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面积地下室顶板的防排水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9812.7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伟;罗浩然;卢良友;袁华;廖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3/02;E03F5/1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面积 地下室 顶板 排水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大面积地下室顶板的防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地下室顶板面积及地上建筑物的范围,将地下室顶板的整个面积设计划分成若干连续的方形区域单元及方形区域单元外围的边角区域单元;
(2)对各方形区域单元进行防排水结构设计,同时使相邻方形区域单元之间的排水结构保持连通;
(3)对各边角区域单元进行防排水结构设计,同时使它们与相邻的方形区域单元的排水结构及与小区雨水管网的排水明沟连通;
(4)对已经完工的地下室顶板范围对应的区域单元进行防排水结构施工;
所述方形区域单元的防排水结构包括其四周的一级排水盲沟和单元内平行设置的N条二级排水盲沟,通过二级排水盲沟将方形区域单元分隔成N+1块矩形的小区域,各条二级排水盲沟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侧的一级排水盲沟连通;
所述边角区域单元的防排水结构包括其周缘的一级排水盲沟和/或边缘排水盲沟,单元内的多条二级排水盲沟,且一级排水盲沟和/或边缘排水盲沟与小区雨水管网的排水明沟连通,边角区域单元的一级排水明沟与相邻方形区域单元的一级排水盲沟连通,二级排水盲沟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侧的一级排水盲沟和/或边缘排水盲沟连通;
所述一级排水盲沟沟底由中间位置往两侧找坡0.5%,沟内填塞土工布包裹卵石,卵石内设置蜂窝状透水管,土工布包裹卵石形成的顶面为高出两侧坡面的圆弧面;
所述二级排水盲沟在各区域单元内平行均布,二级排水盲沟沟底由中间位置往两侧找坡0.5%,沟内填塞由土工布包裹的卵石,土工布包裹卵石形成的顶面为高出两侧坡面的圆弧面;
所述方形单元区域和边角区域单元内二级排水盲沟之间及一级排水盲沟和/或边缘排水盲沟与相邻二级排水盲沟之间建筑层的短边两端由中间向两侧找坡2%-3%,同时往一级排水盲沟和/或边缘排水盲沟找坡0.5%-1%,长边以该建筑层宽度方向中心面为基准对称向二级排水盲沟找坡2%-3%,同时以长度方向中心面为基准向两端找坡0.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地下室顶板的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排水盲沟的交叉处设置竖向的排水管,通过排水管将水流引至地下室底板的集水结构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地下室顶板的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区域单元的边缘排水盲沟的布置及结构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地下室顶板边缘无砌体、无剪力墙
边角区域单元的边缘排水盲沟与小区雨水管网的排水明沟平行设置,且与排水明沟之间通过排水管连通,直接将水流导入排水明沟中;
(2)地下室顶板边缘有砌体
此种情形不用再特意设置边缘排水盲沟,直接在砌体墙的根部设置排水孔,排水孔处连接排水管,通过排水管就近将水流引至排水明沟中;
(3)地下室顶板边缘有剪力墙
设置同情形(1)的边缘排水盲沟,且在剪力墙返墙上设置排水孔,设置从边缘排水盲沟内蜂窝状透水管侧缘穿过剪力墙处排水孔的倒L型排水管,将水流引至小区雨水管网的排水明沟或者集水井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面积地下室顶板的防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施工步骤如下:
(1)根据设计要求施工防水层;
(2)根据设计要求施工二级排水盲沟和一级排水盲沟;
(3)在二级排水盲沟分隔成的各小区域内浇筑混凝土细石保护层,并按设计要求放坡;
(4)在设定的一级排水盲沟交叉部位开孔并设置排水管接入地下室底板的排水沟或者集水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98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