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9876.7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3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松;李春旺;马怀阳;赵严伟;孙博;万济录;王鹏安;崔石柱;孙博文;李越星;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11659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设备 排放设备 发动机测试 发动机 承压舱 试验台 体结构 混凝土 高低温试验 测功机 环境舱 高原 发动机工况 发动机试验 高低温环境 采样设备 单独控制 间隔设置 排放测试 尾气 试验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试验领域,公开一种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所述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包括试验台、混凝土承压舱体结构以及设置于混凝土承压舱体结构内的发动机测试间、测试设备间和排放设备间,发动机测试间、测试设备间和排放设备间相互间隔设置,发动机测试间、测试设备间和排放设备间的压力一致、温度单独控制,试验台设置于混凝土承压舱体结构内,试验台用于模拟不同转速、扭矩的发动机工况,试验台上设置有发动机和测功机,发动机位于发动机测试间内,测功机位于测试设备间内,排放设备间内设置有尾气采样设备。本发明既满足发动机高原高低温环境排放测试需求,又满足测试设备和排放设备的工作环境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
背景技术
汽车开发过程中,发动机必须进行高原、高温、低温三种苛刻条件下的试验,以确保车辆在这三种条件下均能正常工作,满足不同客户群的使用需求。现有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大多需要建设专用的发动机测试环境舱,相比于直接去具备相应苛刻条件的试验地点进行测试,现有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具有以下优点: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同时在发动机开发阶段就能完成三高试验,有利于开展整车后续的标定工作。
现有的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中,排放设备的前端采样探头布置在发动机排气管上,取样设备布置在试验间外,利用气泵取样。但是,进行高原负压试验时,舱内负压过大,取样泵无法正常准确取样,现有各厂家的排放设备均无法满足要求。此外,现有发动机高原高低温环境舱均为钢结构承压舱体,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既满足发动机高原高低温环境排放测试需求,又满足测试设备和排放设备的工作环境需求。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包括试验台、混凝土承压舱体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承压舱体结构内的发动机测试间、测试设备间和排放设备间,所述发动机测试间、所述测试设备间和所述排放设备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发动机测试间、所述测试设备间和所述排放设备间的压力一致、温度单独控制,所述试验台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承压舱体结构内,所述试验台用于模拟不同转速、扭矩的发动机工况,所述试验台上设置有发动机和测功机,所述发动机位于所述发动机测试间内,所述测功机位于所述测试设备间内,所述测功机用于测试所述发动机的功率,所述排放设备间内设置有尾气采样设备,所述尾气采样设备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的尾气进行采样。
作为本发明的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的优选方案,所述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还包括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由聚氨酯制备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的优选方案,所述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围挡、第一保温隔板和第二保温隔板,所述保温围挡与所述混凝土承压舱体结构的内壁贴靠,所述第一保温隔板用于隔开所述发动机测试间和所述测试设备间,所述第二保温隔板用于隔开所述测试设备间和所述排放设备间。
作为本发明的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的优选方案,所述发动机测试间内设置有燃油供给设备,所述燃油供给设备用于为所述发动机提供燃油。
作为本发明的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的优选方案,所述发动机测试间内设置有油耗仪,所述油耗仪用于测试所述燃油供给设备对所述发动机供油的瞬时油耗和总油耗。
作为本发明的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的优选方案,所述发动机测试间内设置有恒温供水装置,所述恒温供水装置用于为所述发动机供水。
作为本发明的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的优选方案,所述测试设备间内和所述排放设备间内均设置有温控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发动机高原高低温试验环境舱的优选方案,所述尾气采样设备与所述发动机的尾气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9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