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沟槽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9966.6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恒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423;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槽 绝缘 双极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沟槽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包括漂移层、位于漂移层正面的基极层、正面嵌入漂移层的沟槽、位于沟槽两侧基极层的发射极层、位于漂移层背面的集电极层,所述基极层由接触区和体区构成,所述沟槽由栅电极和包围栅电极的栅氧化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底部的无效区域填充有高密度氮化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深3-8um、宽0.5-2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氧化层厚度为1000-1500埃;所述体区结深3-4um,掺杂浓度在1e17cm-8e17cm-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区结深0.5-1um,掺杂浓度在1e19-5e20cm-3之间;所述发射极层结深0.2-1um,与接触区交叠,掺杂浓度在1e19-4e20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极层掺杂浓度在1e17-8e17cm-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极层结深0.2-1um,掺杂浓度在1e19-5e19cm-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沟槽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层和所述集电极层形成有场中止层,所述场中止层结深1-2um,掺杂浓度在5e16-5e17cm-3之间。
8.一种权利要求1-7所述沟槽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沟槽刻蚀完成后,利用高密度等离子体成膜工艺在沟槽底部成长厚度0.5-2um的高密度氮化硅,再成长沟槽栅氧,最后成长高掺杂多晶硅形成栅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沟槽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栅电极形成之后,在沟槽两侧离子注入形成发射极层;然后,在漂移层正面通过注入、推阱工艺依次形成体区和接触区,在发射极层和接触区上方通过物理溅射金属形成发射极电极;之后,在漂移区背面通过注入、推阱工艺形成场中止区,再通过注入、激活工艺形成集电极层,最后通过物理溅射形成集电极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恒微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恒微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99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税务审计平台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