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流匮乏型河流坝下浅水区生物保育区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9975.5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5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华;张淼;宋思远;李启明;陈琛;赵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42103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末黎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建 浅水区 基流 河流坝 拦水坝 河道 河流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水生动植物 河道环境 河流水质 快速恢复 沉沙槽 丰水期 生态塘 微生物 景观 调查 | ||
1.一种基流匮乏型河流坝下浅水区生物保育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河道环境调查:包括河道洪枯比、水体含沙量、河道动植物、微生物等指标;
步骤2)、多级沉沙槽构建:在拦水坝的下游构建多级沉沙槽,沉降上游来水中的悬浮物和泥沙,防止生态塘的淤积;
步骤3)、生态塘的构建:构造生态塘,配置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底栖动物和仿生植物,作为枯水期水生生物的避难所,保存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以便在丰水期快速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流匮乏型河流坝下浅水区生物保育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河道环境调查作为生物保育区构建的本底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河道沿线闸坝运行及水位高程、河道水文监测数据、水体悬浮物、水质基础指标、河道周边区域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水体和底泥微生物。
3.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基流匮乏型河流坝下浅水区生物保育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沉沙槽位于拦水坝下游区域,离拦水坝100 m -150m,沉沙槽为在河底开挖的垂直于水流的梯形凹槽。
4.根据权利3所述的一种基流匮乏型河流坝下浅水区生物保育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沉沙槽的设置为3-5级,每个沉沙槽间隔5m。
5.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基流匮乏型河流坝下浅水区生物保育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生态塘位于最后一级沉沙槽的下游区域,距沉沙槽距离20m-25m,生态塘内构造多样的深潭区、滩地区、砾石群区、回水区、静水区等地形。
6.根据权利5所述的一种基流匮乏型河流坝下浅水区生物保育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生态塘的开挖在原河床的基础上向下挖深平均高度为2m的台地区域,该台地区域约占整个生态塘的40-60%;深潭区在原河床以下的高度为3m,深潭区占整个生态塘的20-40%;相应的滩地区在原河床以下的高度为1m,该部分占整个生态塘的10-30%;在台地区域通过放置砾石群形成砾石群区,砾石群区可构造回水区和静水区,砾石群由大石头和小石头组合堆砌,堆砌高度相对生态塘台地的平均高度为1m。
7.根据权利6所述的一种基流匮乏型河流坝下浅水区生物保育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生态塘的整体形状根据河流坝下浅水区形态而定,生态塘的水平投影为凹凸不一的不规则形态;生态塘的边坡坡降比为1:1,生态塘边坡采用生态袋护砌。
8.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基流匮乏型河流坝下浅水区生物保育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生态塘内根据河道环境调查结果选取本地区的优势物种予以配置或投放;在深潭区域配置底栖动物、在生态塘平缓区域配置沉水植物和仿生植物,在滩地区域和护坡的生态袋区域配置挺水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99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