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高强度胶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0058.9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7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天祥;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优上展示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27/40;B32B17/02;B32B17/10;B32B17/06;B32B21/04;B32B37/12;B32B3/08;B27D1/08;B27D1/04 |
代理公司: | 32267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度胶合板 第二纤维层 第一纤维层 粘贴 硬质发泡 填充层 框体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框体两侧 重量轻 可控 空腔 制造 道具 美观 金属 应用 展示 | ||
1.一种预应力高强度胶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填充层(2)、第一纤维层(3)、第二纤维层(4)、第一面板(5)和第二面板(6),所述第一纤维层(3)和所述第二纤维层(4)分别粘贴于所述框体(1)两侧,所述第一面板(5)粘贴于所述第一纤维层(3)上,所述第二面板(6)粘贴于所述第二纤维层(4)上,所述填充层(2)为硬质发泡胶,所述硬质发泡胶充满所述框体(1)、第一纤维层(3)和第二纤维层(4)三者构成的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高强度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层(3)和所述第二纤维层(4)均为处于纵向张紧状态的无碱玻璃纤维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高强度胶合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边条(7),所述封边条(7)粘贴于所述框体(1)的四周,并且所述封边条(7)的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板(5)和所述第二面板(6)的外露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高强度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5)和所述第二面板(6)为相同的面板,从内向外依次由背板(11)、抗拉纤维网(12)、芯板(13)和外板(14)四层粘贴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高强度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纤维网(12)为处于纵向张紧状态的玻璃纤维网格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高强度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1)、芯板(13)和外板(14)的厚度均为1mm;第一面板(5)和所述第二面板(6)的长度均为1790mm,宽度均为418.5mm。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预应力高强度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2)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
A组分:聚醚多元醇0.8-1.2份、硅油0.1-0.5份、二乙醇胺0.2-4.5份、乙二醇2-8份、水0.2-3份、环戊烷5-20份;
B组分:异氰酸酯0.8-1.3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高强度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面板的制造:按顺序将所述背板(11)、所述抗拉纤维网(12)、所述芯板(13)和所述外板(14)一次性粘贴在一起,粘贴时,所述抗拉纤维网(12)由拉伸装置纵向张紧;
S2粘贴纤维层:将所述第一纤维层(3)粘贴于所述第一面板(5)上,将所述第二纤维层(4)粘贴于所述第二面板(6)上,粘贴时,所述第一纤维层(3)和所述第二纤维层(4)由拉伸装置纵向张紧;
S3粘贴框体:将步骤S2中得到的粘贴有所述第一面板(5)的所述第一纤维层(3)粘贴在所述框体(1)的一面,同时,将步骤S2中得到的粘贴有所述第二面板(6)的所述第二纤维层(4)粘贴在所述框体(1)的另一面;
S4填充硬质发泡胶:在所述框体(1)的侧面钻至少一个孔,将所述硬质发泡胶通过钻出的孔填充到所述框体(1)、所述第一纤维层(3)和所述第二纤维层(4)三者构成的空腔内,填满整个空腔,待所述硬质发泡胶干燥固化后,撤去用于张紧所述抗拉纤维网(12)、所述第一纤维层(3)和所述第二纤维层(4)的拉伸装置,修除毛边,得半成品;
S5:在步骤S4所得的半成品的四周粘贴封边条(7),得所述的预应力高强度胶合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应力高强度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2、S3和S5中粘贴使用的胶均为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优上展示器具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优上展示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00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