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齿面交错沟槽的电解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0543.6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4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龙;林华;蒋立军;陈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交错 沟槽 电解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齿面交错沟槽的电解加工装置,包括:阳极导电元件、阴极导电元件以及与阴极导电元件连接的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包括具有出液喷嘴的成形阴极和用于将电解液导送至成形阴极的电解液输送机构,其中:成形阴极上的出液喷嘴的端面具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槽底设有多个供电解液流出的孔道以形成出液口。本发明通过将成形阴极的出液口设置成多孔结构,并利用导流槽使组成出液口的各孔道的出液端形成连通,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沟槽加工完成后在齿面形成凸起结构的问题,减少加工中阴阳极短路次数,提高加工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齿面交错沟槽的电解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齿轮工件传动性能以及效率,现有的一些传动齿轮工件会采用自润滑齿轮工件,自润滑齿轮工件可以采取在传统齿轮工件齿面上先加工出交错沟槽,在槽中填充自润滑材料后对齿轮工件表面进行相关处理来实现自润滑齿轮工件的加工。对于目前自润滑齿轮工件的加工中,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容易对齿轮工件表面的工作效能产生致命影响,如加工中产生的裂纹,严重影响齿轮工件的传动效果及齿轮工件寿命,若用激光等热能方式加工容易形成热影响区等。为加工出不损坏齿面的交错沟槽,发明专利“一种跨尺度交错嵌入式自润滑齿轮工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公开号:CN108406016A)提出运用电化学的方法加工自润滑齿轮工件表面。然而对于齿轮工件齿面交错沟槽的电解加工,加工是在齿面齿廓曲面上进行,对电解加工方式、避免阴阳极短路及成形阴极出液口等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对于正流式的电化学加工,加工后的阳极表面容易形成凸起结构,影响加工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齿面交错沟槽的电解加工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齿面交错沟槽的电解加工装置,包括:阳极导电元件、阴极导电元件以及与阴极导电元件连接的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包括具有出液喷嘴的成形阴极和用于将电解液导送至成形阴极的电解液输送机构,其中:
成形阴极上的出液喷嘴的端面具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槽底设有多个供电解液流出的孔道以形成出液口。
优选地,出液喷嘴的外侧面设有绝缘层。
优选地,电解液输送机构包括分流板、进液连接块的进液管,其中:分流板位于成形阴极与进液连接块之间并连接成形阴极与进液连接块,分流板与进液连接块之间设有缓冲腔,分流板上且位于缓冲腔的内侧设有连通出液喷嘴与缓冲腔的分流槽;进液管与缓冲腔连通。
优选地,出液喷嘴设有多个,每个出液喷嘴的端面均设有导流槽和多个设置在导流槽槽底以形成出液口的孔道;分流槽设有多个,各分流槽与各出液喷嘴一一对应。
优选地,分流板与成形阴极之间设有与二者贴合的第一密封垫片,分流板与进液连接块之间设有与二者贴合的第二密封垫片。
优选地,进液连接块远离分流板的一侧设有进液法兰,进液连接块上且位于进液法兰中心孔的内侧设有连通进液法兰中心孔与缓冲腔的进液口;进液管的一端伸入进液法兰的中心孔内并固定。
优选地,进液法兰与进液连接块之间设有与二者贴合的密封垫圈,且该密封垫圈与进液连接块的进液口同轴。
优选地,成形阴极、进液连接块以及进液法兰按序依次贴合并通过螺纹连接件将三者固定以形成整体。
优选地,还包括Z轴连接板、支撑座、固定在支撑座上的旋转分度器、以及安装在旋转分度器上的转轴;所述加工组件和阴极导电元件均固在Z轴连接板上,所述阳极导电元件固定在支撑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0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