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冷却水防海生物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0784.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井雷雷;潘伟昌;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46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水 海生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冷却水防海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海底门、压载水处理装置、压载水舱、冷却水用户,海底门通过进水管路与压载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端相连,压载水处理装置通过第一输水管与压载水舱第一进水端相连;压载水舱的第一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路与海底门相连、第二出水端通过第二输水管与冷却水用户的进水端相连、第二进水端通过回水管与冷却水用户的出水端相连。本发明采用压载水舱中已经被压载水处理装置电解过的电解混合溶液作为冷却海水,并将电解混合溶液输送至海底门及海水总管,进而致死海生物,能够保护海底门及海水总管不受海生物的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冷却水防海生物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空载时,为了使船舶保持一定的吃水深度而不至于倾覆,会向压载舱内加装压载水。压载水中含有大量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微生物、细菌甚至是小型鱼类以及各类物种的卵、幼体或孢子,这些生物会随海水被加装到压载舱中,船舶航行过程中,有些生物因为无法适应温度、盐度等因素的变化而死亡,但有的能够生存下来。压载舱内的压载水直到航程结束后排放到目的地海域。
为了避免压载水内的外来海洋生物对目的地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目前船舶上安装有防海生物装置以杀死压载水内的海洋生物。但IMO压载水公约生效后,大型远洋船舶上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装置才能满足新的环保要求,这就和船上原有冷却水系统的防海生物装置在功能上形成了重叠,使造船成本大大增加。
且原有的冷却水系统独立防海生物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防海生物装置订货成本高,设计冗余量大,造成浪费;
2、占用宝贵的机舱空间,不利于机舱布置;
3、设备吊装工作量增加;
4、设备安装调试难度及工作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冷却水防海生物处理系统,采用压载水舱中已经被压载水处理装置电解过的电解混合溶液作为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海水,并将压载水舱中的含有一定浓度次氯酸的海水输送至海底门及海水总管,进而致死海生物,能够保护海底门及海水总管不受海生物的腐蚀。
一种船用冷却水防海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海底门、压载水处理装置、压载水舱、冷却水用户,
所述海底门通过进水管路与压载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端相连,压载水处理装置通过用以输送次氯酸溶液的第一输水管与压载水舱第一进水端相连;
所述压载水舱的第一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路与海底门相连、第二出水端通过第二输水管与冷却水用户的进水端相连、第二进水端通过回水管与冷却水用户的出水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海底门包括第一海底门和第二海底门,第一海底门和第二海底门分别与进水管路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海底门和第二海底门分别与出水管路的出水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压载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器、电解槽和除氢单元,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与进水管路相连,过滤器的出水端分别连接过滤主管和过滤支管,过滤支管与电解槽相连,电解槽与除氢单元相连,除氢单元的出水口的管路并入过滤主管,过滤主管的出水口与第一输水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包括连接在压载水处理装置进水端的进水总管、连接在进水总管与第一海底门之间的第一进水支管、以及连接在进水总管与第二海底门之间的第二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总管上安装有压载水泵,压载水泵与船舶控制系统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路包括连接在压载水舱第一出水端的出水总管、连接在出水总管与第一海底门之间的第一出水支管、以及连接在出水总管与第二海底门之间的第二出水支管,所述出水总管上安装有第四控制阀,第四控制阀与船舶控制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0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