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债务化解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0908.5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林;梁樑;曾水保;袁礼山;朱香友;黄晓漫;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G06F16/901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债务 化解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债务化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有债权和债务的主体信息,并根据主体信息得到债务环和/或债务链,其中所述主体信息包括主体和主体对应的债务关系;
将债务环中的各主体按照最小债务数据进行抵销化解;
获取债务链中的各主体的债权债务信息以及债务主体数,并由第三方平台向债务链末端的债权人支付债务数额、向债务链起点的债务人追偿债务,实现抵销化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债务化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有债权和债务的主体信息,并根据主体信息得到债务环和/或债务链,包括:
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所述有债权和债务的主体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用于表示债务关系的有向图;
在有向图中查找有向环图,并将有向环图作为所述债务环;
在除有向换图之外的有向图中查找有向无环图,作为所述债务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债务化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有向图中查找有向环图,并将有向环图作为所述债务环,包括如下步骤:
a1)、采用邻接矩阵形式对所述有向图进行存储;
a2)、遍历出所述有向图中出度大于0的节点,将所述出度大于0的节点入栈,并将所述节点所有的连接点存入数组vect;
a3)、将所述节点出栈,并对所述节点的连接点进行深度优先搜索;
a4)、在深度优先搜索过程中,若搜索到节点的出度为0时,则将出度为0的节点出栈;
a5)、判断该出栈的节点是否存在于数组vect中,若是则执行步骤a6),若否,则执行步骤a7);
a6)、确定出度大于0的节点及所述节点所有的连接点中出度为0的节点构成有向环图,并将环中的节点保存到数组ring中;
a7)、重复步骤a2)~a6),直至查找到所有的有向环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债务化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债务环中的各主体按照最小债务数据进行抵销化解,包括如下步骤:
b1)、在所有的债务环中,查找出债务数额最大的债务环作为当前需化解的债务环;
b2)、将当前需化解的债务环中的各主体按照最小债务数额进行抵销化解,然后重复执行步骤b1)~b2),直至所有债务环全部抵销化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债务化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债务环的债务数额根据债务环内各主体的最小数额进行累计得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债务化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债务链中的各主体的债权债务信息以及债务主体数,并由第三方平台向债务链末端的债权人支付债务数额、向债务链起点的债务人追偿债务,实现抵销化解,包括:
c1)、在所有的所述债务链中,查找到节点最长的债务链作为当前需化解的债务链;
c2)、获取当前需化解的债务链中各主体的最小金额和债务主体数,并发送至第三方平台,由第三方平台向债务链末端的债权人支付债务数额、向债务链起点的债务人追偿债务;
c3)、在债务人追偿债务后,扣除设定的费用后等比例返还给所述各主体,然后重复执行步骤c1)~c3),直至当前需化解的债务链中的主体个数小于或等于2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债务化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债务链起点和末端的查找过程,包括:
计算所述债务链中任意两节点之间的距离,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maxpath[i]=max(maxpath[i],maxpath[k]+e[k][j])
其中,maxpath[i]表示的是起始点到点i的最长路径,e[k][j]表示点j到点i的距离;
将距离起始点最大的点作为所述债务链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09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