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用于固定场景关于身份信息和形体信息自动关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1202.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徐鑫;徐晓刚;丁超辉;张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10 | 分类号: | G06V10/10;G06K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于 固定 场景 关于 身份 信息 形体 自动 关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于固定场景关于身份信息和形体信息自动关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场景描述,固定场景,摄像头放置在场景内,人证合一设备放置入口;2)身份检验,被采集人手持身份证,在人证合一设备上进行身份证刷卡核验;3)身份获取,步骤2)身份检验通过的同时,人证合一设备可以读取身份证上的身份信息: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证件照等,建库模块通过接口调用获取人证合一设备读取的身份信息;4)形体信息采集;5)特征提取及信息关联。本发明可以有效保证形体记录的数据真实、有效;同时可以获得多角度的形体特征,形成更加全面的形体特征信息,为后续通过形体实现对人体的检索提供可靠全面的基础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固定场景关于身份信息和形体信息自动关联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精度高但可用率低。在夜晚、下雨等天气环境,及蒙面、化妆等多种情况下,人脸识别往往处于失效状态,无法发挥其精度高的特性。
以海量视频文件为基础的寻人难度大。随着天眼、雪亮工程的逐步推进,摄像头的分布、覆盖面越来越广,产生海量的视频文件,如何处理这些海量视频是摆在面前的难题。特别是在海量视频中对人的定位、追踪等,受限于环境因素,难度更加大。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发展,使得通过人员形体信息对人员进行查找和锁定成为可能,形体特征将成为人脸特征之外的重要补充。
但是,现阶段因为人员形体数据严重缺乏导致形体识别应用受到很大局限,目前形体数据集数量不多,其中主流的人员形体数据集规模普遍偏小,同时还缺少身份信息,导致形体识别无法得到有效应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方便采集人员形体信息,无法快速关联人员身份信息。因此,需要一种快速便捷实现人员形体采集与形体身份关联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通过在固定场景中搭建完整采集设备实现形体数据的采集,以人证合一设备解决身份信息获取问题,同时确保身份与人员的真实对应关系,通过时间延展实现身份、形体的自动关联,解决两则真实对应关系难以确定的难题;不仅可以解决身份获取问题,还能确保身份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可以有效保证形体记录的数据真实、有效;同时通过获取人体多角度视频,从而使得系统可以获得多角度的形体特征,形成更加全面的形体特征信息,为后续通过形体实现对人体的检索提供可靠全面的基础数据的运用于固定场景关于身份信息和形体信息自动关联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运用于固定场景关于身份信息和形体信息自动关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景描述
固定场景,摄像头放置在场景内,人证合一设备放置入口;
2)身份检验
被采集人手持身份证,在人证合一设备上进行身份证刷卡核验,主要目的是确认身份证持有者与身份证上展现的是同一个人,如身份证上显示人员与身份证持有者为同一人则验证通过,可以进入下一环节,否则,流程到此结束;
3)身份获取
步骤2)身份检验通过的同时,人证合一设备可以读取身份证上的身份信息: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证件照,建库模块通过接口调用获取人证合一设备读取的身份信息;
4)形体信息采集
人证合一核验通过后,人员步行进入采集区,被采集人员仅需按正常步行状态往出口方向,此时摄像头正在采集人员形体信息,以获取人证合一设备采集的身份信息时间作为起点,建库模块对视频进行通用运动目标检测,直至未检测到运动目标为止,或以人证合一设备再次返回身份数据为截至时间;
建库系统将以运动目标出现在画面水平中间位置作为时间原点,向前向后各延申10秒,作为形体有效视频,如前后时间不足10秒,则全部做为有效视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1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