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装置及换热装置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1282.X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1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乐强;贺宇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3118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及换热装置加工方法。其中,换热装置用于与位于电控箱内的发热元器件进行换热,换热装置包括:导热结构,包括导热本体和设置在导热本体上的突出部,突出部穿过电控箱上的过孔后与发热元器件接触,以与发热元器件进行热量交换,导热本体具有安装孔;其中,突出部将过孔封堵,以防止液态介质经由过孔进入电控箱内;换热管道,换热管道穿设在安装孔内,安装孔的孔口处设置有扩口部,换热管道内用于流通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在换热管道和/或安装孔内流通,以与导热结构进行换热。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装置对发热元器件进行换热过程中易发生电控箱短路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及换热装置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换热装置伸入电控箱内后与位于电控箱内的发热元器件接触并进行热量交换,电控箱具有供换热装置伸入的过孔。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过孔裸露在外,雨水或露水等容易通过过孔进入电控箱内,易导致电控箱发生短路,甚至引发用户触电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及换热装置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装置对发热元器件进行换热过程中易发生电控箱短路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换热装置用于与位于电控箱内的发热元器件进行换热,换热装置包括:导热结构,包括导热本体和设置在导热本体上的突出部,突出部穿过电控箱上的过孔后与发热元器件接触,以与发热元器件进行热量交换,导热本体具有安装孔;其中,突出部将过孔封堵,以防止液态介质经由过孔进入电控箱内;换热管道,换热管道穿设在安装孔内,安装孔的孔口处设置有扩口部,换热管道内用于流通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在换热管道和/或安装孔内流通,以与导热结构进行换热。
进一步地,扩口部为倒圆结构,倒圆结构的半径R大于或等于0.1mm。
进一步地,扩口部为倒角结构,倒角结构的宽度C大于或等于0.1mm。
进一步地,换热管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管段、弧形管段及第二直管段,第一直管段包括第一变径段,第一变径段与安装孔过盈配合,第二直管段包括第二变径段,第二变径段与安装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导热本体与电控箱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换热装置还包括:吸水件,设置在突出部的外周面与过孔的孔壁之间。
进一步地,导热本体与突出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导热结构具有盲孔,紧固件穿过发热元器件后拧紧在盲孔内。
进一步地,扩口部为环形结构,安装孔为圆孔,环形结构的中心轴线与圆孔的轴线同轴设置;其中,沿导热结构至环形结构的方向上,环形结构的内径逐渐增大,且环形结构的最小内径大于或等于圆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换热装置还包括:减磨件,减磨件设置在扩口部朝向换热管道的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加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加工方法包括:步骤S1:分别加工换热管道和导热结构,且导热结构包括突出部,将换热管道伸入导热结构的安装孔内;步骤S2:在安装孔的孔口处设置扩口部;步骤S3:对换热管道位于安装孔内的部分进行胀管操作,以使换热管道与导热结构过盈配合,进而形成换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1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