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节能型医用分子筛中心制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1301.9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7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秦伏秋;白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一特电子医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A61M16/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曾凤云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节能型 医用 分子筛 中心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节能型医用分子筛中心制氧设备,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分子筛储罐和第二分子筛储罐,第一分子筛储罐内部设有第一空腔、第三分子筛储罐、第二空腔、第一连接头、第一螺旋通道、第一出气口、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杆、螺旋叶片、第二连接头、第二螺旋通道、第二出气口、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杆、连接条、环形滑条、环形滑轨、第三连接管、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本发明可对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内部的分子筛进行搅拌,可对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内部的分子筛的分布进行重新排列,可有效加强分子筛的制氧效率,且制氧效果更佳,可加强第二连接头的稳定性,可避免分子筛从分子筛储罐内部脱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节能型医用分子筛中心制氧设备。
背景技术
制氧设备是指制造气体氧气的设备。目前制氧设备包括三方面,工业制氧设备,家用制氧设备,医疗医用制氧设备。目前所有医疗用制氧设备采用的都是世界先进的PSA(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技术,它是基于吸引剂(沸石分子筛)对空气中氧、氮吸附能力的差异来实现氧、氮的分离。当空气进入装有吸附剂的床层时,氮气吸附能力较强被吸附,而氧气不被吸附,这样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由于吸附剂具有其吸附量随压力变化的特性,改变其压力,可使吸附交替进行吸附与解吸操作。
但现有的分子筛制氧设备,分子筛填充在分子筛储罐内部,位置无法改变,长期使用后容易降低制氧效率和制氧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节能型医用分子筛中心制氧设备,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头、第一螺旋通道、第一出气口、第一连接杆、螺旋叶片、第二连接头、第二螺旋通道、第二出气口、第二连接杆和连接条,可对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内部的分子筛进行搅拌,可对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内部的分子筛的分布进行重新排列,可有效加强分子筛的制氧效率,且制氧效果更佳,通过设置环形滑条、环形滑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可加强第二连接头的稳定性,可避免分子筛从分子筛储罐内部脱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节能型医用分子筛中心制氧设备,包括高效过滤器、空气压缩机、冷凝器、电磁阀、第一分子筛储罐、第二分子筛储罐、储氧罐、储氮罐、流量计和湿化瓶,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储氮罐连接,所述第一分子筛储罐与所述第二分子筛储罐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分子筛储罐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部竖直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三分子筛储罐,所述第三分子筛储罐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内部设有盘旋向下的第一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顶部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分子筛储罐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空腔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头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外壁设有螺旋叶片,所述第一空腔底部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内部设有盘旋向下的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二螺旋通道顶部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分子筛储罐底部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头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外壁设有若干个连接条,所述第二连接头外壁设有环形滑条,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滑条相匹配的环形滑轨,所述第一分子筛储罐外壁一侧设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顶部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设有第二过滤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效过滤器输出端设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与所述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输出端设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与所述冷凝器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器输出端设有第三输气管,所述第三输气管与所述电磁阀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子筛储罐和所述第二分子筛储罐一端均设有第四输气管,所述第四输气管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上设有第五输气管,所述第五输气管与所述储氮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一特电子医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一特电子医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1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装置及换热装置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串行端口接口整合输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