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行端口接口整合输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1315.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5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潘康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健飞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莹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行 端口 接口 整合 输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行端口接口整合输出系统,所述的串行端口接口整合输出系统,包括:寄存模块、串行端口接口模块、处理模块、转换输出模块和数模转换模块,用户可选3线式或4线式串行端口接口模块允许对许多内部参数进行程序设计和回读,且拥有先进的低杂散与失真设计技术,从基带到高中频的宽带信号可以实现高质量合成,并支持多主控,其中任何能够进行发送和接收的设备都可以成为主总线,一个主控能够控制信号的传输和时钟频率,让系统设计更加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换器的协议标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串行端口接口整合输出系统。
背景技术
过去数据传输的接线方式,大体上分为并行端口和串行端口两种,其中并行端口为各数据位同时传送数据,而当机器执行顺序程序时,可对应于全部或部分的内部处理单元所存的数据同时操作,因此所谓并行是指把数据划分成若干块分别映像到不同的处理机上,每一台处理机运行同样的处理程序对所分派的数据进行处理,惟其缺点即内存有多少位,就要用多少数据线,因此需要大量的数据线,成本相对高昂许多。
而串行端口与并行端口是相对的一对概念。串行端口是指传输过程中各数据位按顺序进行传输的数据,即使用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每一位数据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其只需要少数几条线就可以在系统间交换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其中串行端口又区分为集成电路总线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下称IIC)、串行端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下称SPI)等。
虽前述两者串行皆为同步传输接口,且主要运用于处理器和周边芯片,但由于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通信总线,标准的 SPI 也仅仅使用 4 个引脚,常用于单片机、实时时钟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器件的通信,其SPI 通信原理IIC要简单,它主要是主从方式通信,这种模式通常只有一个主机和一个或者多个从机,而在时序上,SPI没有了起始、停止和应答,且 SPI 在通信的时候,只负责通信而不管是否通信成功,而IIC却要通过应答信息来获取通信成功失败的信息,因此相对而言传输速度即缓慢许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硬件结构简单而且传输速度快的串行端口接口整合输出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串行端口接口整合输出系统,包括:寄存模块,存取初始化数据和第一数据;串行端口接口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寄存模块,并读取所述初始化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并运算所述第一数据,以生成第二数据;转换输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生成并配置互联网协议地址,且依据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互连网协议地址,并生成封包;以及数模转换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串行端口接口模块和所述转换输出模块,经由所述串行端口接口模块读取所述初始化数据进行初始化操作后,接收所述封包转换为模拟量,并传送至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处理模块为JESD 204 B IP内核。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封包存取于相同所述互连网协议地址。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数模转换模块为AD9144数模转换器。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封包包括指令字段和数据字段,并以所述指令字段作为起始点。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转换输出模块依据所述指令字段和所述数据字段的时序生成所述封包。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串行端口接口模块依据所述指令字段传送命令至所述数模转换模块。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指令字段更进一步包括最高有效位优先模式或最低有效位优先模式。
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中,更进一步包括:数据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寄存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并通过所述寄存模块传送所述第一数据至所述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健飞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健飞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1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