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架编织工装、支架编织成型方法及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1365.9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曹佩培;赵中;武冠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维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6 | 分类号: | D04H1/76;D04H3/07;D04H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编织 工装 成型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架编织工装、支架编织成型方法及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支架编织工装包括主体和绕线柱,绕线柱沿主体表面环绕设置,用于供丝线缠绕编织,绕线柱之间的间隔相同或不同。支架编织成型方法依托于支架编织工装完成,丝线通过绕线柱进行编织,丝线经过绕线柱形成丝线的折拐点,多次缠绕成为支架的定型支撑点,对支架整体形状起到支撑作用;改变主体直径、绕线柱排与排之间、每排绕线柱根与根之间的距离和丝线缠绕方式,即可调整后期成型的支架的整体形状;对初步成型支架进行局部处理、热定型和快速降温处理,提高了支架的自支撑强度;成型后的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和支撑时间都得到了大大地提高,支架更容易固定在鼻腔体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编织工装、支架编织成型方法及支架。
背景技术
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tis,CRS)鼻息肉是鼻腔、鼻窦黏膜甚至涉及鼻腔、鼻窦骨质的慢性炎症疾病。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高、感染人群广、难治愈过敏性鼻窦炎发病率高达10-14%,目前最常用有效的手术方法是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通过微创手术清除病变,开放被堵塞的窦口,恢复和重建鼻腔的生理功能。但是由于FESS术后鼻腔粘连导致窦口再闭合,手术后无法对鼻粘膜进行缝合止血,需要填充膨胀海绵等物质压迫止血。
目前已有的支架样式主要为圆柱型支架,已有的支架编织方式及形状已有专利所述(WO2017206155,CN101945621B):上述专利公开的支架编织形式呈现圆柱样式,编织为网状结构(或钻石形样式),具有一定的鼻腔空间适应性,虽然也可以根据鼻腔内部不同的结构选择不同样式的支架,但以上专利中支架仅在端点处有以端点的形式固定于鼻窦中,中间位置靠支架的丝线贴合于鼻窦内侧,容易因支撑点不足导致在鼻窦中滑动移位。上述专利中所述支架虽然具有一定的径向力,但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表现为径向力不足,不能够长时间维持一定径向力的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架编织工装及支架编织成型方法,于支架中部增加了固定点,一方面增加了在鼻窦中与腔体内壁的支撑点,防止支架的移位和脱扣;另一方面也增大了支架的整体径向力,较大限度的扩大支架支撑所形成的空腔体积,延长支架的支撑时间。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支架编织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若干排绕线柱,所述绕线柱沿主体表面环绕设置,用于供丝线缠绕编织,所述绕线柱之间的间隔相同或不同。
一种支架编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支架编织工装编织成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绕线柱包括初始绕线柱和编织绕线柱,将丝线固定在初始绕线柱上,然后依次缠绕在工装的编织绕线柱上,沿工装表面缠绕一周,其中丝线由可降解材料或不可降解材料制成;
步骤二:在进行第二周的编织时,丝线的缠绕路径与第一周的缠绕路径呈几何互补;
步骤三:在每一次进行新一周的编织时,丝线的缠绕路径均与前一周的缠绕路径呈几何互补,如此循环完成初步编织,形成初步成型的支架;
步骤四:对初步成型的支架进行局部连接固定,对初始编织、结束编织和丝线交叉的部位进行连接固定处理;
步骤五:对局部连接固定处理后的支架进行热处理,完成支架的热定型;
步骤六:对完成热定型的支架在低温下进行快速降温冷却,完成支架的整个编织定型。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柱包括初始绕线柱和编织绕线柱,所述编织绕线柱包括平行设置的四排绕线柱,依次分别为A区、B区、C区和D区,所述A区和D区的绕线柱的数量、间距均相同且上下对齐,所述B区和C区的绕线柱的数量、间距均相同且上下对齐。
进一步地,第一周编织方式以“V”字的路径方式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缠绕,第二周编织方式根据第一周编织方式形成几何构型的互补编织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维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维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1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智能卡的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灌流桩砼流失的装置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