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2225.3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0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泳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唐秀萍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方法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驱动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水平排列的多个显示区域,其中一个显示区域为参考区域,其余显示区域为待修正区域,显示面板包括源极和公共电极,驱动方法包括:获取参考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及待修正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根据参考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及待修正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对待修正区域的源极电压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源极电压;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输出至对应的待修正区域的源极。本申请以参考区域为参照,对待修正区域的源极电压进行补偿,通过补偿源极电压的方式,调整各个区域中公共电极反馈电压相对源极电压的偏离值,保证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而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组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线,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文字、图像等信息。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文字、图像等信息的时候,如果发生闪烁,会影响显示效果。
液晶显示装置上的像素点驱动由加载在像素点两端的源极电压及公共电极电压形成的夹压进行驱动。源极电压由专门的驱动电路对每一列进行单独输出,公共电极电压由公共电极面电压提供,其中源极电压是正负交替性变化的,以防止像素的液晶分子被极化,理想情况下,源极电压正负电压与公共电极电压形成的夹压也应该是对称的。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上的公共电极大多为一整面透明金属,因为整面金属面积很大,在生产制程中,公共电极各个区域的膜厚没法做到完全一致。因此,公共电极各个区域的电阻会存在差异,影响显示效果。
也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各个区域中公共电极反馈电压相对源极电压的发生偏移,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调整公共电极反馈电压相对源极电压的偏移,保证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水平排列的多个显示区域,其中一个显示区域为参考区域,其余显示区域为待修正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源极和公共电极,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参考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及待修正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
根据所述参考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及待修正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对所述待修正区域的源极电压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源极电压;
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输出至对应的待修正区域的源极。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参考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及待修正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对所述待修正区域内的源极电压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源极电压的步骤包括:
比较所述参考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和所述待修正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得到所述参考区域内和所述待修正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之差;
根据所述参考区域和所述待修正区域内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之差,对所述待修正区域对应的源极电压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源极电压。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所述参考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待修正区域;
所述获取参考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及待修正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
根据所述参考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及待修正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反馈电压对所述待修正区域的源极电压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源极电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2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波动高带外抑制的低通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ICU智能控制的探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