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摆渡式轨道交通乘降系统及运行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2585.3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强;郭全元;关健良;傅琨;杨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B6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黄景辉;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渡 轨道交通 系统 运行 方式 | ||
1.一种摆渡式轨道交通乘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站区域(1)、摆渡区域(2)以及摆渡装置(3);
所述车站区域(1)包括站厅层(11)、出发层(12)以及到达层(13),所述站厅层(11)与所述出发层(12)连通;
所述摆渡区域(2)包括站台层(21)、进站层(22)以及出站层(23),所述站台层(21)包括至少一条供列车通行的轨道(212)以及与所述轨道(212)对应的基本站台(211);
所述摆渡装置(3)包括摆渡车(31)以及多个牵引装置(32);
所述进站层(22)与所述出发层(12)通过所述摆渡车(31)连通;
所述摆渡车(31)在所述进站层(22)或所述出站层(23)内载客移动;所述牵引装置(32)用于牵引所述摆渡车(31)在所述进站层(22)与所述出站层(23)之间、所述基本站台(211)与所述出站层(23)之间、以及所述基本站台(211)与所述进站层(22)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渡式轨道交通乘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层(11)、所述出发层(12)以及所述到达层(13)由上至下依次叠放设置;所述站台层(21)、所述进站层(22)以及所述出站层(23)由上至下依次叠放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渡式轨道交通乘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站台(211)与所述站厅层(11)、所述进站层(22)与所述出发层(12)以及所述出站层(23)与所述到达层(13)的高度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渡式轨道交通乘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式轨道交通乘降系统包括第一越行洞(4)、第二越行洞(5)以及多个活动平台(6),所述第一越行洞(4)贯穿所述基本站台(211)以连通所述站台层(21)与所述进站层(22);
所述第二越行洞(5)贯穿所述进站层(22)的底部以连通所述进站层(22)与所述出站层(23);
所述活动平台(6)活动地覆盖在所述第二越行洞(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摆渡式轨道交通乘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32)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越行洞(4)和/或所述第二越行洞(5)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渡式轨道交通乘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32)包括牵引电机(321)、绳索(322)以及滑轮机构(323),所述牵引电机(321)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越行洞(4)和/或所述第二越行洞(5)上方,所述绳索(322)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电机(321),所述绳索(32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机构(323)与所述摆渡车(31)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摆渡式轨道交通乘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层(21)包括雨棚(213),所述雨棚(213)设置在所述基本站台(211)上方,所述牵引电机(321)固定在所述雨棚(2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渡式轨道交通乘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平台(6)包括可伸缩的基板(61)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基板(61)沿所述第二越行洞(5)的洞口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摆渡式轨道交通乘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层(11)与所述站台层(21)设置有连接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25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