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度尾文旦柚裂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2823.0 | 申请日: | 201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4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达;范国成;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G13/02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实成熟 生理落果 植株 试验 保果 扁形 覆膜 果疏 开沟 排水 探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度尾文旦柚裂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秋季对植株进行环割;(2)在谢花后进行保果;(3)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至立秋前进行扁形果疏除;(4)在果实成熟前40天进行开沟排水覆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度尾文旦柚裂果的方法,对度尾文旦柚防裂果技术进行了较多试验点和较大面积的试验,总结探索出一套度尾文旦柚的综合防裂果技术,同时提高了度尾文旦柚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度尾文旦柚裂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度尾文旦柚是福建省莆田市四大名果之一,迄今已有160余年种植历史,其果实肉质细嫩、无籽或少籽、甜酸适度、风味独特,曾是清朝朝廷贡品。2010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实施《DB35T 1128-2011 地理标志产品 度尾文旦柚》,省市两级也相应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确保地理标志产品度尾文旦柚的质量特色及品牌信誉。然而,与其优点同样突出的是度尾文旦柚的果顶开裂缺点,常年裂果率30%-40%,严重年份甚至高达70%。目前,度尾文旦柚裂果已然成为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及困扰果农增收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度尾文旦柚裂果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度尾文旦柚的裂果率,提高度尾文旦柚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在秋季对植株进行环割;
(2)在谢花后进行保果;
(3)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至立秋前扁形果疏除;
(4)在果实成熟前40天进行开沟排水覆膜。
步骤(1)所述环割为对植株的主干或主枝进行闭环或螺旋式环割,环割间距2-3mm,时间在采果后至立冬前。
步骤(2)所述保果为谢花后至第一次生理落果前,使用5-10 mg/L的24D喷施2次,每次间隔10-15天。
步骤(3)所述的扁形果为果形指数小于0.80的果实。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疏果的对象为果形指数小于0.8的扁形果,本发明通过研究证明小于该数值,裂果率为65%,高于该数值,裂果率大大降低。
(2)由于果实的果形指数是否会随果实生长发育而发生改变尚不确定,本发明经研究表明,第二次生理落果后,果形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即果实成熟时仍保持原本或高或低的果形,本发明选择在此时进行疏果,最大程度地达到防裂、增产效果。
(3)所有的单纯疏果均会造成产量的下降,度尾文旦柚的常规环割时间为春季,本专利提前到秋季,可以提高花量和果量,同时辅以24D处理,进一步保证植株挂果量。
(4)本发明通过各步骤间的协同作用,总结得到度尾文旦柚的综合防裂果技术,同时提高度尾文旦柚的品质和经济效益,采取本发明的综合防治措施的植株裂果率控制在16.6%以下,而对照裂果率达到33.2%,裂果率降低50%左右,防裂效果极为显著;其次试验树较对照树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5%,果实品质明显改善;试验树比对照树的亩产量增加805.7kg,增产13.5%,增产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止度尾文旦柚裂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秋季采果后至立冬前对植株的主干或主枝进行闭环环割,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株的花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2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滨海沙地植被生态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治‘凯特’芒胎萌穿根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