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轨道车辆的高性能吸声裙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4509.6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士斌;孙强;刘彦彤;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4 | 分类号: | B61D17/04;B61F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品慧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2 | 代理人: | 黄岳巍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轨道 车辆 性能 吸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的高性能吸声裙板,包括:裙板本体;噪声吸收件,固定于裙板本体中朝向车辆转向架的侧面上,用于对轮轨噪声进行吸收和牵引系统(牵引电机和齿轮箱等)的噪声进行吸收;噪声隔绝件,固定于裙板本体的下端,且噪声隔绝件沿裙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减小裙板本体与轨道之间的距离,以隔绝轮轨噪声的传播路径,从车辆自身结构入手通过对裙板本体的内部安装吸声材料,裙板本体的下部设置橡胶板来实现降低轨道车辆运行时轮轨噪声和牵引系统(牵引电机和齿轮箱等)噪声对车外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的高性能吸声裙板。
背景技术
我国在2014年便开始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书”在项目验收时必须进行全文公示。由于我国人口密度大,而且许多轨道车辆经过人口聚居区,对附近居民的休息、睡眠和工作影响极大,对周围环境的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车辆噪声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欧美国家,轨道车辆引起的振动和环境噪声问题早已引起各国政府、铁路运输部门、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政府发布的“环境噪声绿皮书”等法律法规都对铁路车辆振动噪声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叙述。
国内外铁路噪声理论研究和试验测试表明,铁路噪声主要由牵引噪声、轮轨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等组成。当列车速度约在35km/h以下时,列车噪声主要由牵引噪声(包括牵引系统噪声和辅助设备噪声)主导;列车速度约在35~200km/h范围时,轮轨噪声占主导作用;当列车速度在200km/h以上时,空气动力噪声占主导作用。国内外轻轨车辆的速度普遍低于80km/h,根据上面的研究结果轻轨车的噪声源主要为轮轨噪声,轮轨噪声的大小对于车外噪声的影响尤为重要。
降低车辆运行时的车外噪声常用的方法是在轨道周围设置声屏障,但是对于轻轨车来讲,其在线路上运行时与汽车等其它车辆共享路权,设置声屏障不现实。另外也经常在控制设备供应商声功率等方面进行车辆的车外的噪声控制,但是这些方法都对针对车辆外部因素的优化,从轻轨车辆本身在裙板结构上进行降噪的优化几乎没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的高性能吸声裙板,其克服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的高性能吸声裙板,包括:裙板本体;噪声吸收件,固定于所述裙板本体中朝向车辆转向架的侧面上,用于对轮轨噪声和牵引系统噪声进行吸收;噪声隔绝件,固定于所述裙板本体的下端,且所述噪声隔绝件沿所述裙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减小所述裙板本体与轨道之间的距离,以隔绝轮轨噪声和牵引系统噪声的传播路径。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件,包括尖锐端及压紧端,用于将所述噪声吸收件固定于所述裙板本体;所述尖锐端穿过所述噪声吸收件后并与所述裙板本体固定,所述压紧端朝向所述裙板本体压紧所述噪声吸收件。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铆钉、螺钉、或卡扣。
可选的,所述噪声吸收件包括:多孔吸声件,贴合固定于所述裙板本体中朝向所述车辆转向架的侧面上;防护吸声件,贴合固定于所述多孔吸声件中朝向所述车辆转向架的侧面上。
可选的,所述多孔吸声件由纤维多孔材料制成,且所述防护吸声件包括:由金属丝压制而成的吸声材料。
可选的,所述噪声隔绝件包括:橡胶板。
通过本发明的应用于轨道车辆的高性能吸声裙板,从车辆自身结构入手通过对裙板本体的内部安装吸声材料,且在裙板本体的下部设置橡胶板来实现降低轨道车辆运行时轮轨噪声和牵引系统噪声对车外噪声的影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45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