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震荡式杯体抛光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4982.4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7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於雷;万春芬;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 |
代理公司: | 11640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宾宾 |
地址: | 43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盘 注塑 上模座 下模座 内腔 底板 伸缩电机 抛光 注塑口 杯体 水雾 注塑成型过程 推杆 伸缩支撑杆 杯体底面 成型杯体 传动连接 顶端中央 快速冷却 连接轴套 内部设置 驱动电机 中空结构 注塑成型 注塑流道 注塑模具 横梁板 连接杆 震荡式 底端 底面 内壁 震荡 取出 分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震荡式杯体抛光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下模座的底部安装有底板,底板上安装有伸缩电机,伸缩电机的顶部通过伸缩支撑杆连接有横梁板,上模座的内部顶端中央处设置有注塑口,且注塑口与上模座内壁的分流注塑流道相连通,下模座的内部设置有注塑内腔,注塑内腔的底面设置有磨盘,磨盘的底端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推杆朝向注塑内腔的端部通过连接轴套连接有中空结构的连接杆。本发明能够使得杯体注塑成型过程中,水雾落在磨盘上通过震荡作用形成细小的水雾,有助于注塑成型后快速冷却,结合磨盘的作用既有助于杯体底面抛光,又方便成型杯体的取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体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震荡式杯体抛光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现有注塑杯体过程中,注塑的杯体底部不便于快速分离,同时杯体底部注塑形成时底面不能够形成一个平整的平面结构,不方便人们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震荡式杯体抛光注塑模具,本发明能够使得杯体注塑成型过程中,水雾落在磨盘上通过震荡作用形成细小的水雾,有助于注塑成型后快速冷却,结合磨盘的作用既有助于杯体底面抛光,又方便成型杯体的取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震荡式杯体抛光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顶部通过伸缩支撑杆连接有横梁板,所述上模座通过横梁板固定安装于下模座的顶部,所述横梁板的底端通过拉杆连接有安装于上模座的底端中央处的固定柱,所述上模座的内部顶端中央处设置有注塑口,且注塑口与上模座内壁的分流注塑流道相连通,所述下模座的内部设置有注塑内腔,所述注塑内腔的底面设置有磨盘,磨盘的底端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下模座的外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上安装有水箱,推杆朝向注塑内腔的端部通过连接轴套连接有中空结构的连接杆,且连接杆位于磨盘朝向注塑内腔内壁的边缘顶部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座顶端中央的注塑口和横梁板之间具有30cm间距。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电机通过伸缩支撑杆带动上模座升降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流注塑流道和注塑内腔内壁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推杆、连接轴套和连接杆之间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朝向注塑内腔的端部设置有滤网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能够使得杯体注塑成型过程中,水雾落在磨盘上通过震荡作用形成细小的水雾,有助于注塑成型后快速冷却,结合磨盘的作用既有助于杯体底面抛光,又方便成型杯体的取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上模座;2、下模座;3、底板;4、伸缩电机;5、伸缩支撑杆; 6、横梁板;7、固定柱;8、分流注塑流道;9、注塑内腔;10、磨盘;11、驱动电机;12、推杆;13、水箱;14、连接杆;15、;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未经湖北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4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