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敏性姜黄素可控释放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5056.9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4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永;许梦丽;周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20/54 | 分类号: | C08F120/54;C08F2/38;A61K47/58;A61K31/12;A61P31/04;A61P39/06;A61P31/1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敏性 姜黄 可控 释放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性姜黄素可控释放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在姜黄素表面接上可用做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的活性聚合链转移剂——二硫代碳酸酯,然后以所得活性聚合链转移剂引发温敏性单体进行可控的聚合反应,从而在姜黄素的表面接枝温敏性聚合物链,得到温敏性姜黄素可控释放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控制,使靶向且可控释放的智能药物载体成为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释放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温敏性姜黄素可控释放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姜黄素(Curcumin)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艾滋病毒、抗肿瘤等多方面药理作用。但研究中发现姜黄素难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易于降解,在有机溶剂中见光易分解,口服给药时姜黄素被吸收到血液循环的量很少,大部分在胃肠道内被代谢,很少能被组织吸收利用,这几种因素严重制约着姜黄素的推广与应用。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如何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进行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诸多增溶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增溶效果并提高了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但这些方法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1)难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2)载体稀释稳定性差。(3)没有引入靶向基团的能力。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不仅能够控制苯乙烯、丙烯酸酯类等一般常见单体进行可控的聚合反应,而且能够控制多种官能性的单体(异丙基丙烯酰胺、多糖类的单体、苯乙烯磺酸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啶等)进行可控的聚合反应。
目前已广泛用于制备各种结构明确的极段、接枝、超支化、圆柱状等复杂大分子,是现今最具有工业化前景的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本发明旨在将RAFT反应"活性"/可控的特点用于制备我温敏性姜黄素可控释放材料。从长远来说这个课题可将别的药物进行类似的处理,也可在形成温敏性亲水基团表面的同时引入靶向基团,使靶向且可控释放的智能药物载体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敏性姜黄素可控释放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易于控制,环境友好,使靶向且可控释放的智能药物载体成为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温敏性姜黄素可控释放材料,简记为Curcumin-g-PNIPAM,其结构式如下式(Ⅰ)所示:
本发明温敏性姜黄素可控释放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姜黄素表面接上可用做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的活性聚合链转移剂——二硫代碳酸酯,然后以所得活性聚合链转移剂引发温敏性单体进行可控的聚合反应,从而在姜黄素的表面接枝温敏性聚合物链,得到温敏性姜黄素可控释放材料。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引发剂的制备
采用无水THF为溶剂,吡啶为敷酸剂,在0℃下采用二溴异丁酰溴(EBiB-Br)通过酰基化反应将姜黄素分子中含有的两个酚羟基反应合成溴化的姜黄素(Br-Curcumin-Br);然后将所得Br-Curcumin-Br与PhC(S)SMgBr(二硫代酯溴镁)反应,将RAFT试剂固载在姜黄素表面,甲醇中重结晶提纯后获得RAFT聚合引发剂(PhSC(S)-Curcumin-SC(S)Ph)。
步骤1中,姜黄素、二溴异丁酰溴与二硫代酯溴镁的投料摩尔比为1:2.1:2.1。
本步骤的反应过程如下式所示:
步骤2:温敏性姜黄素可控释放材料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5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