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前注浆钻杆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5713.X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宪;祁宝成;幸智军;王建伟;许晨;王宁;李怀滨;秦朋飞;芦建广;朱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D9/00 |
代理公司: | 11514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克来 |
地址: | 10003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 内管 注浆 钻杆 钻杆头部 注浆液 加长 超前注浆 内部连通 出浆孔 建筑工程技术 内部设置 外壁设置 外界杂质 防回流 封堵头 可拆卸 管内 连通 堵塞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前注浆钻杆,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钻杆,其目的在于防止了注浆液的倒流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钻杆头部,与钻杆头部可拆卸连通的加长部,钻杆头部和加长部均包括钻动外管和设置在钻动外管内部的注浆内管,所述钻动外管设置有多个与钻动外管内部连通的第一出浆孔,所述注浆内管设置有多个与注浆内管内部连通的第二出浆孔,所述注浆内管沿外壁设置有封堵头,加长部钻动外管内部设置有第一防回流组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前注浆钻杆,采用浆液在管内流动的作用力实现了防止钻动外管内部和注浆内管内部注浆液的倒流,有效的解决了外界杂质进入钻杆内出现堵塞和防止了注浆液的倒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前注浆钻杆。
背景技术
盾构法具有施工安全性高、地面交通干扰少、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是隧道工程主要施工方式。传统方法一般采用地面注浆加固技术。但当遇到隧道埋深较深、地下施工条件较为复杂或地面不具备施工条件等情况时,需采用地下注浆加固技术。因此,对盾构前方的软弱地层进行有效的地下加固是确保盾构安全施工的重要工作之一;注浆法的原理是将胶结性注浆材料注入地层中以改变其物理力学性能,达到抗渗加固的目的,由于该方法具有地层改造效果好、成本低廉、施工效率高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富水砂层治理的最主要方法。
如申请号CN201020694018.3公开了一种隧道工程超前支护造孔钻具,是针对隧道软弱岩层或碎裂、松散结构岩体中超前注浆小导管有效成孔技术领域里的钻具。它包括钻头和钻杆,钻杆前端连接钻头,后端连接手风钻,其关键技术是在钻杆上套装超前小导管。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软弱岩层中超前小导管成孔的难题,完全保证了超前小导管的成孔率,护壁性能好、钻进效率高,使超前支护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超前支护不足而出现下一循环顶拱部位的超挖、垮塌现象,施工进度明显得到提升。
但是上述的一种隧道工程超前支护造孔钻具在实际施工使用时存在注浆液倒流和出现钻孔洞中的岩石或泥土等杂质进入钻具或超前注浆小导管中,严重的影响了钻孔施工和注浆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前注浆钻杆,通过钻动外管和注浆内管之间的转动配合实现对外界岩石或泥土进行封堵的同时,在钻动外管和注浆内管之间设置第一防回流组件,注浆内管内部设置第二防回流组件,采用浆液在管内流动的作用力实现了防止钻动外管内部和注浆内管内部注浆液的倒流,有效的解决了外界杂质进入钻杆内出现堵塞和防止了注浆液的倒流的问题。
一种超前注浆钻杆,包括钻杆头部,与钻杆头部可拆卸连通的加长部,钻杆头部和加长部均包括钻动外管和设置在钻动外管内部的注浆内管,加长部包括加长部外管和设置在加长部外管内部的加长部内管,所述钻动外管设置有多个与钻动外管内部连通的第一出浆孔,所述注浆内管设置有多个与注浆内管内部连通的第二出浆孔,所述注浆内管沿外壁设置有封堵头,加长部钻动外管内部设置有第一防回流组件,第一防回流组件包括与钻动外管内壁铰接设置的多个限位叶片,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叶片的边缘可紧贴,所述注浆内管内部设置有第二防回流组件。
优选地,所述注浆内管外套设置有轴承,所述钻动外管内壁均布设置有多个加固杆,多个所述加固杆的另一端与轴承外圈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封堵头包括弧面封堵头,与弧面封堵头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注浆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弧面封堵头最高点与注浆内管的距离等于钻动外管内壁与注浆内管外壁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限位叶片包括弧形铰接杆,与弧形铰接杆连接设置的扇形叶片,所述加长部外管内壁靠近弧形铰接杆的位置设置有弧形铰接槽,所述弧形铰接杆置于弧形铰接槽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57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