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仪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6585.0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0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均;尹巍;王相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姜展志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电子技术 教学 实验 仪器 | ||
1.一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C-DC变换电路、DC-AC逆变电路、12V及5V转换电路、单片机及驱动电路、可控硅及负载电路、按键显示屏;
所述AC-DC变换电路,用于将220V交流市电转换为36V直流电;
所述DC-AC逆变电路,用于将所述AC-DC变换电路输出的36V直流电逆变为36V交流电,并提供给所述可控硅及负载电路;
所述12V及5V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AC-DC变换电路输出的36V直流电变换为12V直流电和5V直流电,并提供给所述单片机及驱动电路;
所述单片机及驱动电路,用于在晶闸管整流电路实验时控制所述可控硅及负载电路中可控硅导通角的大小;
所述按键显示屏,用于调整和显示所述可控硅及负载电路中可控硅导通角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所述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DC-AC逆变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12V及5V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AC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可控硅及负载电路的电源端上,所述12V及5V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单片机及驱动电路的电源端上,所述单片机及驱动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可控硅及负载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上;所述按键显示屏连接在所述单片机及驱动电路的设置端和显示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及负载电路包括TYN1225型号的单向可控硅Q1和纯电阻负载R14;所述单向可控硅Q1的阳极连接在所述DC-AC逆变电路的输出端正极上,所述单向可控硅Q1的阴极通过所述纯电阻负载R14连接在所述DC-AC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负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及驱动电路包括单片机U1和驱动电路,所述单片机U1具体为STC89C52型单片机;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脉冲变压器T1、电容C44、电容36、二极管D17和二极管D16;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单片机U1的P20引脚上,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上,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6连接在所述12V及5V转换电路的12V输出端上,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还通过所述电阻R7分别连接在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上,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在所述12V及5V转换电路的12V输出端上,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均通过电容C44连接在所述脉冲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所述脉冲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脉冲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8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17的负极上,所述脉冲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36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17的正极上,所述脉冲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17的正极上,所述脉冲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还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16的负极上,所述二极管D16的正极通过所述电阻R10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17的正极上,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17的正极上,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17的负极上,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16的正极上,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在所述单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上,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连接在所述单向可控硅Q1的阴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程学院,未经湖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65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