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莲雾果实絮状体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7200.2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龙兴;尧金燕;张祖红;张继;乐彧凯;方仁;邓彪;黄伟雄;唐文忠;周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防城港市防城区蚕种场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G13/00;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谢美萱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莲雾 果实 絮状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少莲雾果实絮状体的栽培方法,属于莲雾种植技术领域,采用由尿素、水溶性复合肥、海藻精发酵原液、6BA按配比组成的配方肥,在莲雾花蕾即将绽放时开始对植株进行淋灌配方肥,至莲雾果实进入大红头期,此后再次调节水肥方式,本发明配方肥的配料均为农作物常用肥料元素,易采购,易配制,安全无污染,应用方法简单易行,在减小莲雾果实中心空腔和絮状体以及提高果实品质上具有较好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莲雾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减少莲雾果实絮状体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莲雾(Syzygiumjavanica)属桃金娘科(Myrtaceae)赤南属,是典型的多年生常绿热带果树,原产于马来半岛及安达曼群岛,后引至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已发展成为台湾最重要的特色高经济果树之一,近二十年来在海南、福建、广西、云南及广东等省份也积极发展种植,已具相当规模面积,逐步成为热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区域特色产业。由于莲雾果实爽脆可口,消渴解暑,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推广前景。
莲雾以其高经济效益(高品质果平均售价30~50元/kg)受到种植者的青睐,但莲雾品质高低差异其售价相差甚大,高品质莲雾果品在消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高昂,但生产高品质莲雾果实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国内生产的莲雾果实品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果实中心空腔和絮状体较大,果肉薄,入口淡水,色泽不佳等方面。而果实中心空腔大小和絮状体多少及果肉厚薄恰是影响果实品质及口感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尚未见有针对减少莲雾果实中心空腔和絮状体体积的配方肥料和应用方法的相关报道,在生产中也缺少有效减少莲雾果实中心空腔和絮状体的肥料和栽培方法,虽然通过提高果树综合管理水平能改进果实品质,但存在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等缺点。因此寻求减少莲雾果实中心空腔和絮状体的有效方法一直是生产者稳定果实品质和探索提高竞争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莲雾果实絮状体的栽培方法,根据莲雾生长习性,结合对莲雾植株的修剪等技术,刺激植株生长萌发,还提供了一种配方肥,该肥料原料易获得,配制简单、安全无污染,通过选择适宜的施用时机进行淋施,对减少莲雾果实空腔和絮状体有很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
一种减少莲雾果实絮状体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花期修剪:当莲雾花蕾直径发育至1.0-1.2cm时,对植株进行枝梢疏剪,剪去过密、过长、重叠的枝叶和徒长枝;诱发植株以此修剪时间节点上重新孕育萌发一次新梢,新梢萌发往往会出3~5条新芽,在下一批新梢萌发新芽,且新芽长至3cm前,抹除多余的新芽,每枝留取1~2条新芽;
(2)果实大红头期前:当莲雾花蕾绽放时,开始对莲雾植株进行淋灌配方肥,每隔7日淋施1次,直至莲雾果实进入大红头期;
(3)果实大红头期后:当莲雾果实进入大红头期后,继续对莲雾植株进行淋灌配方肥,每4日淋施1次,淋施2次后停止灌肥灌水;
(4)莲雾果实进入大红头期后至成熟期前,保持植株处于无嫩梢状态,若有嫩梢,及时人工捻除。
进一步地,每年采果期后在树盘滴水线附近挖沟施有机肥25-35kg/株,并进行矮化修剪,将中上层的直立枝和霸王枝均匀剪去3/4,保留1/4稍弱且位置好的枝条作为营养枝和遮阴枝;同时截短回缩中下结果层中的下垂枝条,其余枝条不动,整体树高控制在高度为2.8-3.2m;其余枝条至花蕾直径发育至1.0-1.2cm时再进行花期疏剪,剪去过密、过长、弱小、重叠的枝叶和旺长的徒长枝。
进一步地,所述配方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45-50份尿素、22-25份水溶性复合肥、12-15份海藻精发酵母液、1000份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防城港市防城区蚕种场,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防城港市防城区蚕种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7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齿轮斜齿加工装置
- 下一篇: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