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测雷达收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7720.3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8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包晓军;刘远曦;李琳;刘会涛;王育才;王永刚;黄辉;刘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35 | 分类号: | G01S7/35;G01S13/9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志健 |
地址: | 519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 雷达 收发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雷达收发装置,并公开了具有探测雷达收发装置的控制方法,探测雷达收发装置包括:射频端口、极化天线、幅相控制模块、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第一射频开关、第二射频开关、第三射频开关、第四射频开关;射频端口与第一射频开关电连接;第一射频开关与第二射频开关、第三射频开关分别电连接;幅相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第三射频开关分别电连接;第二射频开关与功率放大器电连接;第三射频开关与低噪声放大器电连接;第四射频开关与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极化天线分别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探测雷达收发装置及控制方法共用幅相控制电路以简化收发组件实现结构,并降低了系统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探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探测雷达收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天气探测雷达应用中,通常采用双偏振探测雷达(或者双极化探测雷达)方式对天气目标进行探测。与传统的机械雷达相比较,双偏振探测雷达在时空分辨率方面具备明显优势。而在工程应用中,双偏振探测雷达需要支持定向发射、全向发射等多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对双偏振探测雷达的收发组件来说,需要支持水平极化波束、垂直极化波束两个波束的灵活实现。双偏振探测雷达的收发组件的不同实现方式,对双偏振探测雷达的实现方式、技术难度、成本都有重要影响。
而为了满足双偏振探测雷达水平极化波束、垂直极化波束定向发射、全向发射等工作模式,则收发组件往往采用物理上相互独立的水平极化通道、垂直极化通道,以实现水平极化波束、垂直极化波束定向发射、全向发射工作。然垂直极化接收通道、垂直极化发射通道、水平极化接收通道、水平极化发射通道分别独立使用一个射频端口、一个移相器和一个衰减器来实现发射和接收的波束控制。这种实现方式增加了收发组件实现成本,同时接收和发射端口物理分开,增加了收发组件外部走线或者外部射频电缆的数量和成本,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及电路板设计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探测雷达收发装置,能够共用幅相控制电路以简化收发组件的实现结构,并降低系统成本。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探测雷达收发装置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探测雷达收发装置,包括:射频端口、极化天线、幅相控制模块、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第一射频开关、第二射频开关、第三射频开关、第四射频开关;
所述射频端口与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电连接;
所述第一射频开关与所述第二射频开关、所述第三射频开关分别电连接;
所述幅相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射频开关、所述第三射频开关分别电连接;
所述第二射频开关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电连接;
所述第三射频开关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电连接;
所述第四射频开关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极化天线分别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探测雷达收发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多个射频开关以共用幅相控制模组对极化输出信号、极化响应信号进行幅度相位处理,进而简化收发组件实现结构,并降低了系统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射频开关与所述功率放大器之间设有第一GB增益模块;
所述第三射频开关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之间设有第二GB增益模块。
通过设置第一GB增益模块、第二GB增益模块,以使极化输出信号、极化响应信号进行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射频开关与所述第二射频开关、所述第三射频开关分别包括主接口、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的主接口与所述射频端口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7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