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自修复防窥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7731.1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4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发明(设计)人: | 梁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成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25;C09J7/24;G02B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曹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大洋开发区大洋路第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修复 防窥膜 | ||
本发明属于防窥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自修复防窥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抗菌自修复层、柔性基材层、防窥层和收缩胶粘层;其中,所述抗菌自修复层包含有:聚氨酯、乙烯酸和金属离子化合物;所述防窥层包含有:丙烯酸树脂和炭黑。本发明抗菌自修复防窥膜同时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可以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膜层表面耐刮擦性好,自修复效果好;表面滑爽,水滴角可以达到100°以上;并且具有优异的防窥效果,使膜从侧边28°~50°大小角度范围内实现防窥效果,且透光率在50%以上,膜层透过率高,侧边防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窥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自修复防窥膜。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隐私维护意识越来越强。防窥膜是一种利用光学的偏光特性控制光传播方向的光学薄膜,用于向指定方向传播光信息,限制其他方向上的观察者接收到这些信息,从而起到隐私保护的作用。防窥膜可以放置于显示器、图片或其他信息载体表面。在垂直于防窥膜方向,背景光可以透过防窥膜,观察者可以看到这些信息。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信息的能见度逐渐降低,在倾斜角与防窥膜平面夹角达到一定数值后,信息彻底被遮挡住,从而防止其他方向上的观察者获得信息,起到隐私保护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防窥膜防窥效果有待提高,并且不同时具备抗菌、自修复等功能,功效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自修复防窥膜,旨在解决现有防窥膜功效较单一,不同时具备抗菌、自修复功能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菌自修复防窥膜,所述抗菌自修复防窥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抗菌自修复层、柔性基材层、防窥层和收缩胶粘层;
其中,所述抗菌自修复层包含有:聚氨酯、乙烯酸和金属离子化合物;所述防窥层包含有:丙烯酸树脂和炭黑。
优选地,以所述防窥层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防窥层包含有:
优选地,所述柔性基材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金属离子化合物选自:银离子化合物、汞离子化合物、铅离子化合物、铜离子化合物、镍离子化合物、钛离子化合物、镉离子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以所述柔性基材层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柔性基材层包含有:
聚酯多元醇 40~60%,
异氰酸酯 40~60%。
优选地,所述抗菌自修复层的厚度为0.02~0.05毫米。
优选地,所述柔性基材层的厚度为0.05~0.1毫米。
优选地,所述防窥层的厚度为0.08~0.11毫米。
优选地,所述收缩胶粘层包含有丙烯酸酯;
所述收缩胶粘层的厚度为0.05~0.1毫米。
优选地,所述抗菌自修复防窥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缩胶粘层远离所述防窥层的另一侧表面第一保护层,和设置在所述抗菌自修复层远离所述柔性基材层的另一侧表面的第二保护层。
优选地,以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总质量分别为100%计,包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99.8%,硅油≤0.2%;和/或,
以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总质量分别为100%计,包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99.8%,硅油≤0.2%;和/或,
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0.05~0.07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成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成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7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及其模式切换方法
- 下一篇: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