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访问的限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8932.3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0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20 | 分类号: | H04L47/20;H04L47/10;H04L9/40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汪阮磊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访问 限流 控制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访问的限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业务访问请求,并判定当前访问为首次访问时,获取全部业务接口在预设时长内的累计访问量,以及访问用户总数;根据访问用户总数和累计访问量计算访问频率;根据累计访问量和访问频率计算预期访问量;若预期访问量超出预设阈值,则拒绝业务访问请求;若没有超出预设阈值,则按照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逻辑响应业务访问请求。基于此,本方案在接收到新的请求时,对预期访问量进行预估,在预判访问量接近系统瓶颈的时候进行限流,拒绝一部分新的用户访问,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在实现限流的同时,保证已进入系统的用户不会受到限流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访问的限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终端访问业务系统时,在大量用户在线,请求并发的业务场景下,服务器会承担巨大的压力,为了避免服务器被突然出现的流量击垮,通常会对用户访问进行限流。
目前常用的限流方式有如下几种:计数器法:在一定的时间窗口内,当访问量超过预设值时即进行限制;令牌桶:以预设的速率往令牌桶里存放令牌,超过令牌桶容量时就丢掉,当有访问时从令牌桶里取到令牌再允许接口访问;漏桶法:请求先进入队列中,从队列另一端按预设速率处理请求,当新新请求超过队列长度时进行丢弃;等。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上述限流方案都是基于接口粒度的限流,根据对比当前流量以及预设限流大小,将超出接口访问量的请求拒绝掉,这样的方案对于简单的系统来说可用,例如,对于页面访问等单次交互的系统可用。但是在一些复杂的场景下,这种限流方式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访问系统,例如,对于医疗服务系统来说,一般完成依次医疗服务,需要和后台进行多次接口的交互,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按照上述方案对接口进行限流,会导致用户在进行在线医疗服务时,已进入系统的用户也会遇到接口限流,出现服务中断,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访问的限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实现限流的同时,保证已进入系统的用户不会受到限流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访问的限流控制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业务访问请求,并根据所述业务访问请求判定当前访问为首次访问时,获取全部业务接口在预设时长内的累计访问量,以及访问用户总数;
根据所述访问用户总数和所述累计访问量计算访问频率;
根据所述累计访问量和所述访问频率计算预期访问量;
若所述预期访问量超出预设阈值,则拒绝所述业务访问请求;
若所述预期访问量没有超出所述预设阈值,则按照所述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逻辑响应所述业务访问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访问的限流控制装置,包括:
数据统计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业务访问请求,并根据所述业务访问请求判定当前访问为首次访问时,获取全部业务接口在预设时长内的累计访问量,以及访问用户总数;
频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访问用户总数和所述累计访问量计算访问频率;
以及,根据所述累计访问量和所述访问频率计算预期访问量;
访问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预期访问量超出预设阈值,则拒绝所述业务访问请求;
若所述预期访问量没有超出所述预设阈值,则按照所述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业务逻辑响应所述业务访问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网络访问的限流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8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