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除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9213.3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5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吕琼;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烃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除烃器,包括内部中空且一端为开口的隔爆外壳、密封安装于所述隔爆外壳开口处的盖板、设置在隔爆外壳内的除烃罐、安装在所述除烃罐外以对其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以及固定在所述电加热器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除烃罐内填充有钯催化剂,所述除烃罐外壁与所述隔爆外壳内壁之间形成保温隔热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供气体通入和排出所述除烃罐内的防爆接口以及供电缆通过的防爆接头,所述防爆接口内设置有阻燃透气单元。本发明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防爆性能,适用于ⅡA~ⅡC级,T1~T4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1区、2区危险场所以及户内外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烃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除烃器。
背景技术
除烃器是一种对含烃气体进行净化处理的清洁装置。
现有的除烃器包括罐体、安装在罐体内的加热器、连接在罐体外壁上的温度传感器以及连通于罐体上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罐体内填充有钯催化剂,工作时,压缩空气的驱动下,将烃类气体和压缩空气一起由进气管引入罐体内,通过加热器提供反应所需温度,使烃类气体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催化反应,从而除去烃类物质,反应后的气体从出气管排入大气。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现有除烃器中的设备电气件不具备防爆性能,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温度较高,若应用于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等场所易引发安全隐患,不符合国家标准《GB/T15263-94》及环境标准《HJ 38-2017》、《HJ 1013-2018》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除烃器,其优点是具有较高的防爆性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爆除烃器,包括内部中空且一端为开口的隔爆外壳、密封安装于所述隔爆外壳开口处的盖板、设置在隔爆外壳内的除烃罐、安装在所述除烃罐外以对其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以及固定在所述电加热器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除烃罐内填充有钯催化剂,所述除烃罐外壁与所述隔爆外壳内壁之间形成保温隔热腔;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供气体通入和排出所述除烃罐内的防爆接口以及供电缆通过的防爆接头,所述防爆接口内设置有阻燃透气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防爆除烃器通过采用防爆材料加工以达到初步防爆的效果;通过设置保温隔热腔隔绝部分催化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隔爆外壳向外传递热量,提高安全保障;通过设置阻燃透气单元,对除烃罐内由于燃烧而产生的火星进行阻隔,从而达到阻燃的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除烃器相比,本申请中的防爆除烃器通过隔爆外壳、防爆接口、防爆接头、阻燃透气单元等部件实现防爆功能,适用于ⅡA~ⅡC级,T1~T4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1区、2区危险场所以及户内外安装,尤其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造纸厂、玻璃、塑料加工、制药厂、石油化工厂等场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爆接口和所述防爆接头均设置为两组;
所述防爆接口包括穿过盖板且与盖板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位于隔爆外壳内部的压紧件;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将隔爆外壳与外界连通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小孔内螺纹连接有卡套接头;
所述阻燃透气单元设置在所述阶梯孔的大孔内;
所述压紧件包括插接固定在所述阶梯孔大孔内并将阻燃透气单元压紧的套筒、固接在所述套筒上且位于隔爆外壳内的一端的安装板以及连通于所述除烃罐和所述套筒之间的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套筒内,所述气管伸入所述套筒内的管体外壁通过耐高温环氧树脂与所述套筒内壁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高浓度含烃气体由卡套接头处通入时,其透过阻燃透气单元,经气管进入除烃罐内,阻燃透气单元在进气的过程中还能起到过滤的作用,避免其他杂质随气流一同进入除烃罐内造成杂质堆积而堵塞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9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