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0129.3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0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邵培兵;徐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慧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刘昌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填料带和布水器,填料带用于供生物膜的生长,填料带包括多层,多层填料带依序并排间隔设置;布水器设置于填料带的上方,污水能够通过布水器的分配引流同步流向至各层填料带,且能够在沿各层填料带流动过程中充分接触对应的填料带上生长的生物膜并在生物膜的表面形成水膜,从而以使各层填料带上生长的生物膜同步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上述污水处理装置可有效实现污水的脱氮以及污水中的有机物的降解的作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生化处理效率高的优点,而且还可避免用户额外设置大量的动力机构实现污水向各层填料带的输入,有效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氮元素的超标将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用水。现有的污水生化处理方法包括A/O法、A2/O法等工艺,具体地,首先在好氧池内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污水进行硝化处理,以实现污水中的COD、有机氮、氨氮等污染物的降解,接着在缺氧池内利用厌氧微生物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反硝化处理,以将硝化阶段产生的硝态氮和/或亚硝态氮转化成氮气,从而最终实现污水的脱氮以及有机物的降解;然而上述方法普遍存在着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生化处理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污水生化处理的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低能耗、生化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填料带,所述填料带用于供生物膜的生长,所述填料带包括多层,多层所述填料带依序并排间隔设置;及
布水器,设置于所述填料带的上方,污水能够通过所述布水器的分配引流同步流向至各层所述填料带,且能够在沿各层所述填料带流动过程中充分接触对应的所述填料带上生长的生物膜并在所述生物膜的表面形成水膜,从而以使各层所述填料带上生长的生物膜同步对所述污水进行生化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带的相对两侧悬空设置,以使所述生物膜能够生长在所述填料带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带具有透水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水架,所述挡水架围挡在所述布水器的四周,所述填料带设置于所述挡水架的底部,所述挡水架用于阻挡所述布水器分配的所述污水溅出至所述填料带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架的底部设有过水孔,所述填料带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过水孔内,所述布水器分配的所述污水能够经所述过水孔出流后流向至所述填料带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架的底部设有过水孔,所述挡水架的底部在所述过水孔的位置处还倾斜设置有支撑件,所述填料带设置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挡水架的一端,所述布水器分配的所述污水能够经所述过水孔出流后沿所述支撑件流向至所述填料带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架的底部设有过水孔,所述挡水架的底部在所述过水孔的位置处还倾斜设置有支撑件,所述填料带部分搭接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布水器分配的所述污水能够经所述过水孔出流后从所述填料带搭接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流向至所述填料带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水器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用于朝多层所述填料带进行同步喷射所述污水;
或者
所述布水器包括移动轨道和喷头,所述喷头为一个,所述喷头与所述移动轨道连接,所述移动轨道用于带动所述喷头在预设区域内直线往复移动,以使所述喷头射出的所述污水同步流向至各层所述填料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出水水箱,所述出水水箱设置于所述填料带的下方,所述出水水箱用于汇集各层所述填料带输出的所述污水。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慧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慧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轴用钢、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