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道路排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0268.6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7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鹏;张野;张高;刘曜;贺双喜;陆兰;陈娟;王海燕;杨鹏;祁伟强;曹畑;景竟豪;罗佩玉;张利华;刘云吉;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3/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管 后池 道路排水系统 雨水收集井 初期雨水 雨水检测 砂垫层 雨水 铺设 透水土工布 淤塞 道路雨水 工程问题 取水管道 影响居民 出水管 进水管 卵石层 土壤层 溢流管 有效集 排出 取水 支管 径流 改进 出行 暴雨 污染 渠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道路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道路下的雨水收集井和雨水检测井;所述雨水检测井内设有雨水管,雨水收集井通过雨水支管与雨水管连接;所述道路与雨水管之间设有渗透塘,渗透塘分为前池和设置在前池一侧的后池,在后池和前池的底部均铺设砂垫层;所述砂垫层上依次铺设有透水土工布、土壤层、卵石层;所述前池的一侧设有进水管,后池的一侧设有出水管。用新型能够改进道路排水系统,有效集蓄初期雨水,控制道路雨水年径流总量、降低初期雨水污染;通过溢流管快速排出多余雨水,防止暴雨造成城市内涝,影响居民正常出行;能够有效达到自渠道取水效果,同时避免取水管道淤塞等工程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道路排水系统,属于市政道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具有海绵城市功能的道路排水系统,是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而传统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主要为路面雨水→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检查井→市政管网的“快排”系统,在传统道路建设中,大量雨水资源直接从城市雨水管网流走,不仅造成水量的巨大浪费,也增加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同时传统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存在易内涝、不能有效应对洪涝灾害等种种弊端,导致城市发展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道路排水系统,该改进的道路排水系统围绕海绵城市这一理念,改变传统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延缓雨水进入管网的时间,并使得初期雨水得到一定净化。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进的道路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道路下的雨水收集井和雨水检测井;所述雨水检测井内设有雨水管,雨水收集井通过雨水支管与雨水管连接;所述道路与雨水管之间设有渗透塘,渗透塘分为前池和设置在前池一侧的后池,在后池和前池的底部均铺设砂垫层;所述砂垫层上依次铺设有透水土工布、土壤层、卵石层;所述前池的一侧设有进水管,后池的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前池与雨水收集井连通,出水管与雨水管连通。
所述雨水支管的纵坡设置为1%~2%。
所述雨水管的最小坡度为0.3%。
所述雨水管与雨水检测井井口的距离为50m~120m。
所述前池的容积为后池容积的
所述土壤层种植有亲水植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改进道路排水系统,有效集蓄初期雨水,控制道路雨水年径流总量、降低初期雨水污染;通过溢流管快速排出多余雨水,防止暴雨造成城市内涝,影响居民正常出行;能够有效达到自渠道取水效果,同时避免取水管道淤塞等工程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渗透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道路,2-雨水管,3-雨水检测井,4-雨水收集井,5-雨水支管,6-渗透塘,61-进水管,62-前池,63-后池,64-出水管,65-卵石层,66-土壤层,67-透水土工布,68-砂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2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防臭的地漏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下沉式绿地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