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驱型电梯曳引机制停距离在线检测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0278.X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叶亮;陈聚;黄斌;王永青;赵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曳引机 距离 在线 检测 试验装置 及其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驱型电梯曳引机制停距离在线检测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它包括:试验平台、被试电梯曳引机、联轴器、轴承座I、惯量盘座、分体式惯量盘、轴承座II、编码器、转轴;所述被试电梯曳引机通过联轴器与惯量盘座输入轴相连,分体式惯量盘固定于惯量盘座上,通过轴承座I和轴承座II支撑惯量盘(含惯量盘座和分体式惯量盘),编码器转轴与惯量盘转轴相连,编码器固定在轴承座II上;通过所述编码器反馈信号测量被试电梯曳引机的制停转角,再通过曳引轮盘径计算求出电梯曳引机的制停距离;解决了电梯曳引机实验室环境下的制停距离测试问题,能够满足电梯曳引机生产厂家在线检测制停距离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试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驱型电梯曳引机制停距离在线检测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曳引机制停距离检测试验装置系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标准规定要求而设计,主要用于电梯曳引机在空载和有载状态下制动器性能试验,现有的测试系统一般在采用轿厢法进行试验。具体试验方法是:(1)电梯平层停在行程上部(大约1/3处),在曳引轮最高点同水平平齐的曳引钢丝绳上做一清晰标记;(2)轿厢空载(125%额定载重量的载荷)以额定速度向上(向下)直驶至钢丝绳标记点到达曳引轮最上方的瞬间,一人发出指令,另一人同时断开电梯主电源开关;(3)以制停后的曳引轮上的最高点为基准,在钢丝绳上做一标点,作为测量点,测量曳引钢丝绳原标记点与测量点的距离,此距离即电梯上行(下行)制停距离。从上述测量方法可见这种测量方式需要多人配合,并且要在试验塔上进行试验。而作为电梯曳引机的生产厂家很少具备上述条件,同时上述测量方法显而易见的不适合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的自驱型电梯曳引机制停距离在线检测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点,提供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电梯曳引机制停距离的在线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分体式惯量盘惯量等效的方式,由被试电梯曳引机拖动分体式惯量盘运转,通过编码器测量制停转角间接计算电梯曳引机的制停距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自驱型电梯曳引机制停距离在线检测的试验装置,它包括:试验平台、被试电梯曳引机、联轴器、轴承座I、惯量盘座、分体式惯量盘、轴承座II、编码器、转轴;所述的试验平台设置于该试验装置底部,试验平台一端设有便于固定及更换被试电梯曳引机的T型槽,另一端分别设有轴承座I和轴承座II,所述的被试电梯曳引机由曳引机制动器、曳引机驱动主机组成,所述的曳引机驱动主机通过联轴器与惯量盘座输入轴相连,所述的分体式惯量盘通过惯量盘座输出轴固定于惯量盘座上,通过轴承座I和轴承座II支撑惯量盘座和分体式惯量盘,使得惯量盘座和分体式惯量盘处于悬空状态,所述的惯量盘座上设有转轴,该转轴一端穿过分体式惯量及惯量盘座连接联轴器,另一端连接编码器,所述的编码器固定于轴承座II上。
该试验装置还包括:微处理器和变频器,微处理器一端电路连接编码器,另一端电路串联变频器及曳引机制动器,所述的变频器连接曳引机驱动主机。
所述的编码器采用脉冲式编码器,涵盖增量式编码器、绝对值式编码器三者之一,均可直接接入微处理器输入端口。
一种自驱型电梯曳引机制停距离在线检测的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被试电梯曳引机,将所需测试的电梯曳引机通过试验平台上的T型槽,固定于试验平台上,再将曳引机驱动主机通过联轴器与惯量盘座输入轴相连,所述的曳引机驱动主机还需要通过变频器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所述的曳引机制动器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