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感应电压分布的埋地管道防腐层破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0314.2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2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子齐;曾礼强;张箴杭;王晓静;雍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11129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曲线 感应电压 目标管道 破损 破损检测 防腐层 分段 电磁干扰影响 感应电压测量 电位测试 获取目标 记录目标 埋地管道 破损状态 点定位 重合 构建 拟合 申请 开挖 测量 检测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感应电压分布的埋地管道防腐层破损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目标管道电位测试系统;S2:测量并记录目标管道各分段的感应电压;S3:根据感应电压测量值拟合出目标管道各分段的感应电压分布曲线Ⅰ,并确定所述分布曲线Ⅰ的最低点的坐标;S4:获取目标管道未破损状态下的感应电压分布曲线Ⅱ,并确定分布曲线Ⅱ的最低点的坐标;S5:判断分布曲线Ⅰ的最低点的坐标与分布曲线Ⅱ的最低点的坐标是否重合,若是,则目标管道无破损;若否,则分布曲线Ⅰ的最低点的横坐标对应的位置为破损点。本申请的检测方法其能够无视环境电磁干扰影响,同时能够在不开挖的情况下,实现防腐层破损检测以及破损点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无损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感应电压分布的埋地管道防腐层破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是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输送方式,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石油、天然气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是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在埋地管道运行中,管道防腐层是防止腐蚀最重要的屏障,管道防腐层破损引发的管体开裂、穿孔等事故不仅影响了管道的正常生产和运营,而且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同时还将造成环境污染和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对管道防腐层破损的检测工作是保障管道安全运行的重点工作,同时也是技术难点,现有的管道防腐层破损无损检测评估方法往往对环境要求高,如外腐蚀直接评价技术(external corrosiondirect assessment,ECDA)是一套常用且成熟的管道防腐层腐蚀检测和评价的方法,众所周知,ECDA技术对电磁环境的清洁性要求很高,但是,由于人口密度、土地资源和地理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埋地输油输气金属管道常与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在公共的能源走廊中。在公共能源走廊中,高压输电线路对邻近金属管道产生电磁干扰是不可避免的。输电线路中流过的交变电流在空气和土壤中激发磁场,埋地管道处于磁场中会产生沿管道轴线的感应电动势。从电路的角度看,金属管道可视为类似于传输线的π型分布式电路,根据传输线方程可知,当管道产生纵向的感应电动势激励时,必定产生沿着管道轴线的电流以及对地泄漏电流,两者均会影响ECDA中的电气检测方法,造成错误评估或者漏评估,对埋地管道防腐层腐蚀状态的检测工作带来困难。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无视环境电磁干扰影响,准确判断管道防腐层是否发生破损并对破损点进行定位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无视环境电磁干扰影响,准确判断管道防腐层是否发生破损并对破损点进行定位的基于感应电压分布的埋地管道防腐层破损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感应电压分布的埋地管道防腐层破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目标管道电位测试系统;
S2:测量并记录目标管道各分段的感应电压;
S3:根据感应电压的坐标值拟合出目标管道各分段的感应电压分布曲线Ⅰ,并确定所述分布曲线Ⅰ的最低点的坐标;
S4:获取目标管道未破损状态下的感应电压分布曲线Ⅱ,并确定分布曲线Ⅱ的最低点的坐标;
S5:判断分布曲线Ⅰ的最低点的坐标与分布曲线Ⅱ的最低点的坐标是否重合,若是,则目标管道无破损;若否,则分布曲线Ⅰ的最低点的横坐标对应的位置为破损点。
进一步,所述电位测试系统包括电位测试桩、参比电极和数字电压表,所述电位测试桩埋入目标管道所在位置的地下,测量时将所述参比电极放置于距离电位测试桩1m远的地面,用电缆连接参比电极和数字电压表的接地端,再用另一条电缆连接电位测试桩的红色接线端和数字电压表的电压接线端。
进一步,所述电位测试系统沿目标管道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
进一步,所述步骤S1还包括设置目标管道的参考点,并将参考点的管道长度设置为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