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构建大麦突变体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0401.8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栾海业;沈会权;陈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6 | 分类号: | A01H1/06;A01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甲基 磺酸乙酯 ems 构建 大麦 突变体 方法 | ||
1.一种利用甲基磺酸乙酯构建大麦突变体库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1)将饱满的大麦干种子于0.2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浸泡1h,浸种期间不断搅拌;浸种结束后取出大麦种子并吸干表面水分;
2)以不同浓度(0.5%、0.7%、0.9%、1.1%)、pH为7.0的甲基磺酸乙酯溶液为诱变处理剂;将100粒大麦种子100ml的诱变处理剂中,于室温条件下恒温振荡处理8~14h进行诱变处理;
3)诱变处理完成后将大麦种子取出并清洗干净,放于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26℃培养箱中培养7天;同时以未诱变处理的大麦种子同样处理作为对照;
以胚根的长度不短于种子长度的一半为发芽标准,统计大麦种子的发芽数,并计算发芽率和相对发芽率:
发芽率=(发芽数/供试种子数)×100%
相对发芽率(%)=(诱变处理的发芽率/对照的发芽率)×100%;
以相对发芽率在45~55%的诱变处理为最适诱变处理;
4)对5000-10000粒大麦种子,利用最适诱变处理浓度与时间进行EMS诱变处理,诱变结束后就,将种子点播于试验田间,记为M1代,正常田间管理,种子成熟后分单株收种,收获的种子记为M2代;
5)M2代种子并按株系播种定植,每个株系种植多株,在植株整个生长期间调查每个株系的叶、茎、穗子、生育期、育性等的表型变异,对筛选到的所有表型变异植株按单株收种,收获的种子记为M3代;
6)每个M3代种子按株系播种定植,每个株系种植多株,在植株生长期间,根据M2代变异株的特点对M3代株系的突变性状进行重复观测和鉴定;
7)对突变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M3代株系按单株收获种子,继续按株系种植,成熟后收获不再分离株系的M4代种子,所有不再分离株系的M4代种子构成突变体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甲基甲基磺酸乙酯构建大麦突变体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麦种子为“苏啤6号”啤酒大麦的干种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甲基甲基磺酸乙酯构建大麦突变体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适诱变处理为:以体积比浓度0.5%、pH为7.0的甲基磺酸乙酯溶液为诱变处理剂;将大麦种子置于100ml的诱变处理剂中,于室温条件下恒温振荡处理14h进行诱变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甲基甲基磺酸乙酯构建大麦突变体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适诱变处理为:以体积比浓度0.9%、pH为7.0的甲基磺酸乙酯溶液为诱变处理剂;将大麦种子置于100ml的诱变处理剂中,于室温条件下恒温振荡处理10h进行诱变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4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