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基准卫星的相位维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0460.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5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赵灵峰;刘会杰;张璇;张晓杰;边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陆黎明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准 卫星 相位 维持 方法 | ||
1.一种基于基准卫星的相位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卫星星座的服务性能及覆盖指标,计算卫星相位漂移的边界值;
(2)所述星座组网后,计算所述星座中每颗卫星的相位;
(3)分别以所述星座中每颗卫星为目标卫星,计算所述星座中其余卫星相对于所述目标卫星的相位角漂移量;
(4)分别以所述星座中每颗卫星为目标卫星,计算所述星座中其余卫星相位角漂移量的累加值;
(5)选取相位差设计标称值最小且相对于目标卫星的相位角漂移量临界阈值最少的卫星作为基准卫星,判断需进行相位维持的卫星,并预计相位维持时间;
(6)在所述需进行相位维持的卫星相对所述基准卫星的相位差临近阈值时,根据相位角漂移方向,对所述需进行相位维持的卫星实施轨道控制,实现相对相位的调整与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准卫星的相位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一次卫星相位保持后,重复步骤(1)~步骤(5),重新计算能使相位保持次数最少的卫星为基准卫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准卫星的相位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设卫星轨道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e,地面点G的最小可视仰角为θ,则单颗卫星覆盖区域为AB,对应的最大地心角ε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准卫星的相位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星座组网后,根据卫星测定轨结果,得到卫星实际在轨轨道六根数,并根据所述六根数计算所述卫星的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准卫星的相位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分别以星座中1-n号卫星为所述目标卫星,计算其余卫星相对于所述目标卫星的相位角漂移量:
其中,n为星座中卫星总个数,i=1,2...n,j=1,2...n,λi表示基准卫星相位角,λj表示其余n-1颗卫星相位角,表示卫星i与卫星j相位差设计标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准卫星的相位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根据轨道实测数据利用轨道外推得到相位差变化规律,判断需进行相位维持的卫星,预计相位维持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准卫星的相位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以所述基准卫星为标准,对所述需进行相位维持的卫星抬升或降低轨道高度,通过改变轨道半长轴改变卫星间相位漂移方向,实现相对相位的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基准卫星的相位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忽略星间倾角差,所述轨道半长轴调整量为:
式中为相位相对变化率,ak和ai分别为基准卫星和卫星i的半长轴,ξλ为相位差最大容许漂移量,ΔT为预期的相位漂移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4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射频的便携式无线电高度表航线检测仪
- 下一篇:恒压节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