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二维数值计算的地下洞室开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0897.9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1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陆希;张莹;狄圣杰;刘静;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驰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二维 数值 计算 地下 开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二维数值计算的地下洞室开挖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工程前期地质勘测资料,获得岩体原始材料参数,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步骤二:所述的步骤一中,数值计算模型为依据与洞室轴线方向垂直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地下洞室开挖扰动导致的卸荷影响范围的分布,确定塑性区及变形区;步骤三:计算开挖岩体塑性区的强度参数折减系数λ1及变形区的变形参数折减系数λ2;本发明可解决平面应变问题下,沿洞室轴线方向剖面的地下洞室开挖时,能够稳定、安全且准确的对洞室进行开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洞室开挖稳定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二维数值计算的地下洞室开挖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洞室在开挖前,需要提前对洞室周围各参数进行测量计算,然后再进行精确的开挖工作。在地下洞室问题计算分析中,由于三维计算费时费力,且二维数值计算能准确反应重点关注剖面的变形特征,因此二位数值计算仍是主要采取的计算手段,二维计算通常采用平面应变假定将空间问题简化为平面问题。但在沿洞室轴线方向的剖面计算时,由于地下洞室的开挖,采用的平面应变假定会使模型无法施加边界条件,从而导致无法计算,从而无法对洞室进行准确开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不能准确确定开挖参数,使得洞室不能准确稳定开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二维数值计算的地下洞室开挖方法,本发明在沿洞室轴线方向剖面的洞室开挖计算中,既考虑了洞室开挖导致围岩扰动卸荷作用,又解决了平面应变条件下,因开挖导致沿洞轴线方向无法施加约束条件的问题,进而可以更为合理的得到因洞室开挖导致的岩体参数取值,能够稳定、安全且准确的对洞室进行开挖。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于二维数值计算的地下洞室开挖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工程前期地质勘测资料,获得岩体原始材料参数,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确定塑性区及变形区;
步骤二:计算开挖岩体塑性区的强度参数的强度折减系数λ1及变形区的变形参数的变形折减系数λ2;
λ 1=1- S1 / ( S 1 + S 2 )
其中:λ1为强度折减系数;
S1为洞室面积;
S2为塑性区面积;
λ 2=1- S1 / ( S 1 + S3 )
其中:λ2为变形折减系数;
S1为洞室面积;
S3为变形区面积;
步骤三:依据原始的洞室岩体的变形系数及强度系数,对洞室范围内岩体的计算参数进行折减;然后进行沿洞室轴线方向剖面的洞室开挖计算;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得到的洞室开挖计算的数值,进行沿洞室轴线方向剖面的洞室开挖。
所述的步骤一中,数值计算模型为依据与洞室轴线方向垂直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地下洞室开挖扰动导致的卸荷影响范围的分布,确定塑性区及变形区。
所述的步骤一中,确定塑性区及变形区,岩体应力场调整重分布,受到扰动的岩体区域即为变形区;岩体应力超过其弹性极限,进入塑性屈服阶段的岩体范围为塑性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