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高效解磷假单胞菌及其微生物菌剂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1242.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屈建航;田海龙;王喜凤;李海峰;屈凌波;王林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7;A01P21/00;C05F11/08;C05G3/00;C05G3/80;C12R1/38 |
代理公司: | 41110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宇亭 |
地址: | 450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藏 有效磷 微生物技术领域 中国微生物菌种 难溶性无机磷 菌种保藏号 微生物菌剂 微生物中心 高效解磷 环境效益 假单胞菌 解磷菌剂 农业生产 磷酸钙 溶磷量 节肥 菌株 磷源 制备 增产 土壤 转化 应用 管理 | ||
本发明属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效解磷假单胞菌及其微生物菌剂和应用。该菌株于2019年4月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17557。该菌能够高效地将难溶性无机磷转化为可溶性有效磷,以磷酸钙为唯一磷源时,其溶磷量可达793 mg/L。将该菌制备成解磷菌剂,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有效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达到节肥增产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效解磷假单胞菌及其微生物菌剂和应用。
背景技术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参与植物体内大部分的新陈代谢过程。然而,环境中的磷通常以磷酸钙盐的形式存在,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导致大部分耕地严重缺磷。由于磷是不可再生的矿质资源,土壤中磷含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农业生产上通常以施用磷肥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磷肥进去土壤后,大部分磷会淋失、挥发或者与土壤中的Ca+、Fe3+、Al3+等离子结合形成难溶的磷酸盐,作物仍然无法吸收利用,导致磷肥的利用率仅有20%左右。
微生物对土壤中磷利用率的影响作用较大,解磷菌能够将难溶性磷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可溶性有效磷,供植物吸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提供一株基于自主分离筛选的高效解磷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筛选得到的解磷菌1416X3,其原始解磷能力为741 mg/L,优化其生长的无机磷发酵培养基初始pH和培养温度后,其解磷能力可达793 mg/L,将该菌制成微生物菌剂,利用解磷菌剂和肥料的共同作用来促进植物生长,可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利用率,改善土壤质量,对农业、经济和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以磷酸钙作为控制磷源,采用平板筛选法从太湖沉积物样品中初筛得到12株具有溶磷圈的细菌,再采用摇瓶培养法复筛,得到一株高效解磷的假单胞菌1416X3,该菌的菌落呈圆形、黄色,细胞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该菌株已于2019年4月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 17557。
利用上述假单胞菌1416X3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如下:
1)将上述假单胞菌1416X3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菌量约108CFU/mL),震荡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5-30 ℃、转速150-200 rpm,500 mL三角瓶装液量150-250 mL,培养时间24-36 h;
所述LB培养基成分组成为:酵母提取物5 g/L,胰蛋白胨10 g/L,NaCl 10 g/L,pH 7.0-7.2,121 ℃灭菌20 min。
2)按照1-5%接种量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接种于含有磷酸钙的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初始pH 7.0-7.2,温度25-30℃,转速150-200 rpm,发酵24-36 h;
所述无机磷发酵培养基成分组成为:葡萄糖15 g/L,MgCl2·6H2O 5 g/L,MgSO4·7H2O0.25 g/L,KCl 0.2 g/L,(NH4)2SO4 0.2 g/L,Ca3(PO4)2 5 g/L,pH 7.0-7.2,115 ℃灭菌30min。
3)发酵结束后,培养液罐装成微生物菌剂。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可达793 mg/L,解磷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12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生物量的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防链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