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滞留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1494.6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蔡学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利百加泵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3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滞留 | ||
一种无滞留蝶阀,包括内部镂空的阀体、内置于阀体的阀轴和活动连接于阀轴的圆盘,所述无滞留蝶阀还包括固定连接于阀体内壁的阻挡基座,所述阻挡基座与圆盘的处于同一平面时的形状与阀体内壁的纵截面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阻挡基座包括阻挡基座本体和内置于阻挡基座本体的滑块,所述阻挡基座本体内部设有与滑块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阀轴底部包括齿轮轴,所述滑块上设有若干个轮齿,所述轮齿与齿轮轴啮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滞留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蝶阀可以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蝶阀包括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圆盘和固定连接于蝶阀的阀轴,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蝶阀的开启和关闭,但是,在蝶阀控制流体是否流通的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的蝶阀无法保证流体不会滞留于蝶阀内部,一旦蝶阀内部有滞留物没有及时清理干净,在下一次有流体经过蝶阀时,两种流体混合后,会影响流体的质量,对于高精密化工行业来说,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对于生产活动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这样的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而每一次使用过后都将蝶阀拆开清洗,第一,会增加生产成本,非常不方便,第二,多次拆卸蝶阀会影响蝶阀的密封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保证蝶阀内的流体流经阀体时无滞留物、能够保证蝶阀内部密封性的无滞留蝶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无滞留蝶阀,包括内部镂空的阀体、内置于阀体的阀轴和活动连接于阀轴的圆盘,所述无滞留蝶阀还包括固定连接于阀体内壁的阻挡基座,所述阻挡基座与圆盘的处于同一平面时的形状与阀体内壁的纵截面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阻挡基座包括阻挡基座本体和内置于阻挡基座本体的滑块,所述阻挡基座本体内部设有与滑块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阀轴底部包括齿轮轴,所述滑块上设有若干个轮齿,所述轮齿与齿轮轴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开启阀体的时候,通过旋转阀轴带动圆盘转动,达到开启阀门的作用,在开启阀门的同时,由于阀轴底部设有齿轮轴,阀轴转动会带动齿轮轴旋转,由于齿轮轴与滑块上的轮齿啮合,齿轮轴的旋转会带动滑块运动,使滑块向阻挡基座本体外侧伸出,当关闭阀体的时候,阀轴反向旋转,齿轮轴会带动滑块向阻挡基座本体内侧缩,这样就可以完成滑块的伸缩运动,在滑块伸缩的过程中,会将阀体中的滞留物清理出去,达到保证阀体内部无滞留物的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分别对称地位于齿轮轴左右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块分别对称地位于齿轮轴左右两侧,这样当齿轮轴旋转时,两个滑块会反方向运动,这样能使阻挡基座两侧都得到清理,大大提高清理阀体内的滞留物的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齿轮轴旋转90度带动滑块滑动的距离小于滑动槽的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齿轮轴旋转90度带动滑块滑动的距离小于滑动槽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滑块不会滑出滑动槽,避免蝶阀清理滞留物的功能失效。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槽的数量为两个,滑动槽不贯穿阻挡基座本体,两个滑动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动槽的数量为两个,滑动槽不贯穿阻挡基座本体,两个滑动槽的开口方向相反,这样可以避免滑块滑动的时候,有流体流入滑动槽内,确保阀体内部没有异物。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块与阻挡基座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滑动槽纵截面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块与阻挡基座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这样可以确保滑块与阻挡基座本体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避免流体流入滑动槽内,确保阀体内部没有异物。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阀轴、圆盘和阻挡基座的数量分别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利百加泵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利百加泵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14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