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伸式弹性缓冲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鞋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2697.7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许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景贤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A43B13/18;A43B7/14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尤伯朋 |
地址: | 中国香港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弹性 缓冲 鞋底 具有 鞋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伸式弹性缓冲鞋底,其包括鞋中底及鞋大底,其中,所述鞋中底设置在所述鞋大底的上底面上方,所述鞋中底的边缘与所述鞋大底固定连接,所述鞋中底的后边缘部形成有弹性槽,所述弹性槽能够被外力拉伸或由其自身弹性而复位,该鞋底有效减小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力,有利于脚部在行走时感觉舒适。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鞋子,它包括上述鞋底,它有利于在人行走时减小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底和鞋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伸式弹性缓冲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鞋子。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步行,在长距离步行时,由于地面不断地对脚部冲击,所以人会感觉到脚部疲劳不适;附图14和附图15展示了现时技术普遍采用的鞋底结构,该鞋底的鞋大底形成有网格状凸起墙,该鞋底的鞋中底封盖着这些网格状凸起墙,该网格状凸起墙主要作用是减少材料和减轻重量,所以现时技术的鞋底结构未能对脚部提供有效的缓冲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首先提供一种拉伸式弹性缓冲鞋底,它能有效地减小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拉伸式弹性缓冲鞋底,包括鞋中底及鞋大底,其中,所述鞋中底设置在所述鞋大底的上底面上方,所述鞋中底的边缘与所述鞋大底固定连接,所述鞋中底的后边缘部形成有弹性槽,所述弹性槽存在于鞋中底与脚跟接触的部位的外部,所述弹性槽能够被外力拉伸而张开使得鞋中底与脚跟接触的部位朝向鞋大底方向塌下或由其自身弹性而复位。
优选地,所述弹性槽包括第一槽壁及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形成小于90°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弹性槽的数量设为两道,两道弹性槽并排设置。
优选地,所述弹性槽包括第一直槽壁及第二直槽壁,所述第一直槽壁与所述第二直槽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直槽壁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直槽壁的下端部连接形成弧壁部。
优选地,所述弹性槽的截面形状设为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鞋中底的前部对应脚前掌位置形成有至少三条向上凸起的弹性挡墙,所述弹性挡墙包括第一墙壁及第二墙壁,所述第一墙壁与所述第二墙壁形成45°至90°的夹角,每条弹性挡墙都沿内外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鞋中底的内侧中部对应足弓位置形成有至少三条向上凸起的弹性足弓支撑墙,所述弹性足弓支撑墙包括第三墙壁及第四墙壁,所述第三墙壁与所述第四墙壁形成45°至90°的夹角,所述弹性足弓支撑墙沿内外方向排列,所述弹性足弓支撑墙由内至外逐渐变小。
优选地,所述鞋中底的前边缘部设有所述弹性槽。
优选地,所述弹性槽首尾相接形成环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鞋子,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拉伸式弹性缓冲鞋底,所述鞋大底或所述鞋中底连接有鞋帮,所述鞋帮与鞋中底围成了鞋子的穿着腔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的鞋中底设置在鞋大底的上底面上方,鞋中底的边缘与鞋大底固定连接,鞋中底的后边缘部形成有弹性槽,所述弹性槽存在于鞋中底与脚跟接触的部位的外部,所述弹性槽能够被外力拉伸而张开使得鞋中底与脚跟接触的部位朝向鞋大底方向塌下或由其自身弹性而复位,通过这样设置,在人行走的过程中,当脚跟踩在鞋中底的后部时,弹性槽由人体的重力作用而弹性拉伸,弹性槽弹性拉伸的过程起到了有效的缓冲作用,有效减小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力,有利于脚部在行走时感觉舒适。(二)上述鞋子由于设置了上述鞋底,所以上述鞋子有利于在人行走时减小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鞋底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景贤,未经许景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2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