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因降雨导致羊栖菜胚受低渗伤害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2778.7 | 申请日: | 201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增岭;林立东;陈斌斌;吴明江;王敏;秦文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温州市洞头区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雨 导致 羊栖菜胚受低渗 伤害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因降雨导致羊栖菜胚受低渗伤害的防治方法,本发明包括自然降雨实时信息收集、正常盐度海水蓄存、提高育苗池内海水垂直高度、急性降雨期间羊栖菜育苗池海水盐度即时监测和急性降雨过后育苗池海水置换等六方面内容。本发明能够进行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操作而有效应对自然急性降雨对育苗池内羊栖菜胚的低渗伤害,依此完善人工利用羊栖菜有性生殖繁育苗种生产工艺,有效提高附苗率,保障苗种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因降雨导致羊栖菜胚受低渗伤害的防治方法,突出体现因自 然降雨而引起育苗池内海水盐度急性偏低引起低渗伤害羊栖菜胚的人工防治方 法。
背景技术
羊栖菜是继海带、石花菜和裙带菜之后又一种较大规模人工栽培养殖的大型 经济类褐藻。羊栖菜具生活史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繁殖方式。温州市洞 头区是我国羊栖菜人工繁育、养殖、加工和产品出口与内销最大的产业基地。目 前,人工利用羊栖菜有性生殖繁育苗种是人工养殖羊栖菜苗种的主要来源。
每年5月初至6月末正值夏季多雨季节,此时也是温州市羊栖菜有性生殖的 最佳时期。人工收获羊栖菜受精卵后,均匀铺洒置注入新鲜海水育苗池内的培养 基(附苗帘)上,后持续暂养7~10天。羊栖菜受精卵细胞育苗池暂养期间逐渐 发育成幼胚,该生长发育期极易受即时性强降雨(几小时或1天)而引发低盐海 水急性胁迫,导致幼胚过度低渗而大量死亡或流失,严重时可导致批次(5月初 至6月末,可用农业生产育苗为三个批次)苗种绝产。浙、闽、粤近海岸地区是 西太平洋台风登陆的主要区域,受这一气候因素影响,个体或合作社育苗场几乎 没有完善的防雨棚或设施,致使育苗池暂养羊栖菜胚生长发育阶段与自然急性降 雨天气的偶合事件,每年都会发生,每次都会造成一定量批次苗种损失。
人工防治羊栖菜胚苗池暂养低渗伤害的操作主要包括自然降雨实时信息收 集、正常盐度海水蓄存、提高育苗池内海水水层高度、急性降雨期间羊栖菜育苗 池海水盐度即时监测、急性降雨期间羊栖菜育苗池内低盐海水置换和急性降雨过 后育苗池海水置换等,如何突出上述操作过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是本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因降雨导致羊栖菜胚受低渗 伤害的防治方法,该方法能够进行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操作而有效应对自 然急性降雨对育苗池内羊栖菜胚的低渗伤害,依此完善人工利用羊栖菜有性生殖 繁育苗种生产工艺,有效提高附苗率,保障苗种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因降雨导致羊栖菜胚受 低渗伤害的防治方法,包括自然降雨实时信息收集、正常盐度海水蓄存、提高育 苗池内海水垂直高度、急性降雨期间羊栖菜育苗池海水盐度即时监测和急性降雨 过后育苗池海水置换等六方面内容,具体步骤如下:
1)自然降雨实时信息收集:利用手机接收当地降雨实时信息,根据预降雨量, 做好预防和蓄存水准备;
2)蓄存正常盐度海水:设立蓄水池,在预降雨前一天,选择涨潮和平潮时段蓄 存海水,蓄水池内蓄水量为育苗池日用水量的1~2倍;
3)提高育苗池内海水垂直高度:预降雨前一天,育苗池内缓慢加入蓄存、过滤、 沉降泥沙后得到30~33‰盐度、pH 7.8~8.3、无毒害微藻的新鲜海水,提高苗 池内海水水层高度,将单层附苗帘水层垂直高度25~30cm高度提高至45~50 cm,将双层附苗帘水层垂直高度50~55cm高度提高至65~70cm高度;
4)急性降雨期间实时梯度监测育苗池内海水盐度:急性降雨时,需实时监测育 苗池内海水盐度变化情况,主要包括水层均点监测方法和水层盐度均值计算两部 分内容,实施内容如下:
a.水层均点监测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温州市洞头区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温州大学;温州市洞头区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2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