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型智能电表的智能量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3215.X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嘉;翟术然;刘浩宇;李刚;李野;杨光;季浩;何泽昊;孙虹;董得龙;卢静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型 智能 电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智能电表的智能量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电表本体及置于电表本体内的数据通信系统构成,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包括电表计量模块、“即插即用”负荷识别模块、通信处理模块以及数据分析模块。本发明具有即插即用功能、结构自适功能、智能用电互动服务系统的接口功能、电力数据采集系统的接口功能以及用户侧用电数据挖掘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量测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新型智能电表的智能量测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电能表是电力智能化采集的终端设备,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计费电能表,智能电能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家居和电力大数据分析的设计需求,还应具备负荷分析以及基于负荷数据综合利用的高级功能,新型智能电能表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最终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
现有技术中,智能电能表的功能还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智能化、人性化需求。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电能表不能智能识别偷电行为,不能识别用户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如果有偷电行为,也不能及时识别并通知用户,不方便用户的使用,影响用户体验,无法为用户提供功率使用情况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新型智能电表的智能量测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新型智能电表的智能量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电表本体及置于电表本体内的数据通信系统构成,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包括电表计量模块、“即插即用”负荷识别模块、通信处理模块以及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的电表计量模块具备SCI和SPI接口,用于电表计量模块数据和“即插即用”负荷识别模块数据的传输;
所述“即插即用”负荷识别模块具备一路20MHz带宽的高速SCI通信接口,用于同电表计量模块进行高速数据交互;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具备高带宽的网络通信接口,用于对接数据分析系统,满足电表模块数据和负荷辨识模块数据的传输需要;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服务器端和用户侧分解设备内的负荷特征库和方法软件库的建立、电表计量模块和“即插即用”负荷识别模块数据接口维护以及各模块的功能升级。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基于新型智能电表的智能量测系统,具有如下优点:即插即用:“即插即用”负荷识别模块通过物理结构一体化封装和外部接口端子归一化的设计,可灵活嵌入在电表中,实现即插即用;结构自适:“即插即用”负荷识别模块充分利用电表结构空间,采用分层立体设计,体积小巧,便于集成,能适应于现有国网标准的表箱结构;智能用电互动服务系统的接口功能:实现基于非侵入负荷分解数据与智能家居采集数据综合比对分析;电力数据采集系统的接口功能:既可对应用户的电能表采集数据,实现非侵入智能用电监测数据与计量数据的一致性验证,也可将所述新型智能电表的计量数据发送到用电系统作为计量计费参考依据;用户侧用电数据挖掘功能:结合营销需求,通过大数据处理方法实现非侵入式智能电表数据的深度挖掘,涵盖用户用电行为精细化分析与负荷分类、分项计量,需求侧管理、用电安全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据通信系统的方框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即插即用端子、2-基板、3-第二即插即用即可端子、4-电表壳体、5-第三即插即用端子、6-接地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32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