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3516.2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7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辉;周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B17/12;B66B7/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荣岗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梯,包括:一个曳引轮,安装在电梯的曳引机上;至少一个轿厢轮,安装在电梯的轿厢上;两个对重轮,安装在电梯的对重上;和偶数根曳引绳,绕在所述曳引轮、所述轿厢轮和所述对重轮上。所述曳引轮的中心轴线和所述轿厢轮的中心轴线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对重轮的中心轴线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在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观看的俯视图中,所述曳引轮被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等分线等分,并且所述两个对重轮对称地布置在所述第一等分线的两侧。在本发明中,曳引轮最外侧的曳引绳的偏移距离小,从而降低了对曳引绳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梯轻量化设计是电梯技术的发展趋势。电梯包塑钢丝绳产品的应用正是为了电梯轻量化设计而出现。包塑钢丝绳外面包裹有一层高分子材料,这样可以增大包塑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系数,提高了电梯曳引系统的曳引能力,从而电梯可以实现轻量化。
由于包塑钢丝绳外部包裹的高分子材料不耐磨,对曳引轮和对重轮,曳引轮和轿厢轮相对位置要求非常高。如果曳引轮和对重轮,曳引轮和轿厢轮,安装不好将会导致包塑钢丝绳的高分子材料很快磨损。一方面电梯的曳引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包塑钢丝绳内部的钢丝绳将会暴露,并且和曳引轮直接接触,从而使得钢丝绳很快磨损,甚至断裂,造成重大的电梯事故。
在现有技术中,当曳引轮和对重轮以曳引轮中心与一个对重轮中心重叠的方式布置时,曳引轮最外侧的包塑钢丝绳的偏移距离比较大,这会造成对包塑钢丝绳的严重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梯,包括:一个曳引轮,安装在电梯的曳引机上;至少一个轿厢轮,安装在电梯的轿厢上;两个对重轮,安装在电梯的对重上;和偶数根曳引绳,绕在所述曳引轮、所述轿厢轮和所述对重轮上。所述曳引轮的中心轴线和所述轿厢轮的中心轴线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对重轮的中心轴线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在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观看的俯视图中,所述曳引轮被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等分线等分,并且所述两个对重轮对称地布置在所述第一等分线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俯视图中,所述轿厢轮被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等分线等分,并且所述第二等分线与所述第一等分线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俯视图中,所述对重轮被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三等分线等分,并且所述第三等分线与所述曳引轮的邻近所述对重轮的侧边线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曳引轮上设置有偶数个曳引轮槽,并且在所述俯视图中所述曳引轮上的偶数个曳引轮槽被所述第一等分线等分成两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俯视图中,每组曳引轮槽被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等分线等分,并且每组曳引轮槽的等分线与对应的一个对重轮的邻近所述曳引轮的侧边线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对重轮上的对重轮槽的数量等于所述曳引轮上的曳引轮槽的数量的一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曳引轮上的相邻两个曳引轮槽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对重轮上的相邻两个对重轮槽之间的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轿厢轮上的轿厢轮槽的数量等于所述曳引轮上的曳引轮槽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曳引轮上的相邻两个曳引轮槽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轿厢轮上的相邻两个轿厢轮槽之间的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包括多个所述轿厢轮,并且所述多个轿厢轮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排列成一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3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