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侧轻载荷单焊缝起重臂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4287.6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3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姚运文;姚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运文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 |
代理公司: | 23205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臂 起重臂 上侧面 内臂 焊缝 开焊 对接边 重量轻 焊接 安全可靠性 中空筒形体 方向套装 中空腔体 承载力 单焊缝 轻载荷 钢板 承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侧轻载荷单焊缝起重臂,它包括内臂(1)和外臂(2),内臂(1)沿外臂(2)中空腔体的沿伸方向套装在外臂(2)内,内臂(1)和外臂(2)分别是由钢板折成的对接边位于上侧面中间位置的中空筒形体,内臂(1)和外臂(2)分别在上侧面中间的对接边位置焊接成整体。它强度高,重量轻,不容易开焊,使用可靠性高。它强度高,重量轻,不容易开焊,使用可靠性高。它只在起重臂的上侧面中间位置设有一道焊缝,使起重臂形成在上侧面中间位置相焊接的整体结构,焊缝上的承载力大大减少,从而避免了因焊缝承载开焊的问题,直接提高了起重臂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起重臂。
背景技术
起重臂是起重机的关键部件,为了提高起重能力,起重机厂家需要采取各种方法降低起重臂的重量,但是降低起重臂重量的前提是不能降低起重臂的强度,因此需要在起重臂结构上加以实用合理的改进。现有起重机的起重臂大部分采用边角焊接方式加工而成,这种起重臂的焊缝多设在起重臂的棱角位置,焊缝受力大,抗拉和抗压强度均小于起重臂的其它非焊接位置,严重影响起重臂的强度。因此这种多焊缝起重臂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开焊而发生事故,使用起来不够安全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重量轻,不容易开焊,使用安全可靠的上侧轻载荷单焊缝起重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内臂和外臂,内臂沿外臂中空腔体的沿伸方向套装在外臂内,内臂后端部的两个上角位置分别设有与外臂上侧的两个内角位置相滑动配合的上滑动耐磨块,外臂前端部的下侧内壁上设有与内臂的下侧外壁相滑动配合的下滑动耐磨块,内臂和外臂分别是由钢板折成的对接边位于上侧面中间位置的中空筒形体,内臂和外臂分别在上侧面中间的对接边位置焊接成整体。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它强度高,重量轻,不容易开焊,使用可靠性高。它只在起重臂的上侧面中间位置设有一道焊缝,使起重臂形成在上侧面中间位置相焊接的整体结构,焊缝上的承载力大大减少,从而避免了因焊缝承载开焊的问题,直接提高了起重臂的安全可靠性。起重臂下侧设计成圆弧形或多角形,既节省了材料,又提高了起重臂的机械强度,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起重臂整体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加了抗弯及抗折性能,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它包括内臂1和外臂2,内臂1沿外臂2中空腔体的沿伸方向套装在外臂2内,内臂1后端部的两个上角位置分别设有与外臂2上侧的两个内角位置相滑动配合的上滑动耐磨块3,外臂2前端部的下侧内壁上设有与内臂1的下侧外壁相滑动配合的下滑动耐磨块4,内臂1和外臂2分别是由钢板折成的对接边位于上侧面中间位置的中空筒形体,内臂1和外臂2分别在上侧面中间的对接边位置焊接成整体。
内臂1和外臂2的对接边分别设于内臂1和外臂2上侧面的中间位置,以保证内臂1和外臂2左右两侧强度一致,且避开承载力集中的边缘区域,减小对焊缝的拉力、压力和冲击力。
内臂1和外臂2的对接边位置分别设有焊接坡口,焊缝突出到内臂1和外臂2上表面外部分的横向截面为小半圆形,以保证焊缝具有足够的焊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运文,未经姚运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42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岸桥挡风装置、岸桥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重量测量吊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