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调谐的单向透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4349.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6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唐先柱;孔令杰;蔡鲁刚;张运海;刘景伦;蒋继建;徐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F1/00 | 分类号: | G02F1/00;G02F1/09;G02F1/01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15 山东省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谐 单向 透视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单向透视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调谐的单向透视装置。包括依次组合而成的消反射增透膜、第一偏光片、透明磁光材料、第二偏光片以及金属线栅偏光片,透明磁光材料上缠绕用于调节电流大小变化的线圈,所述金属线栅偏光片透过P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透光轴方向一致。该装置中消反射增透膜侧作为观察者一侧,金属线栅偏光片侧为被观察者侧,观察者侧消反射增透膜的作用减弱或者避免观察者一侧光的反射,这样使的从被观察者侧透射过来的光在观察者眼中占主导,更容易看到被观察者侧的情况。该装置在单向透视领域,受环境光线约束较小,更具有普适性,单向透视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单向透视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调谐的单向透视装置。
背景技术
单向透视玻璃一般由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直接在玻璃上进行镀膜处理,该膜具有既可以反射也可以透射的功能,采用这样的工艺需要专门的设备,成本较高,由于是直接对玻璃进行操作,操作难度较大,一旦有缺陷,造成的损失也大 ;另一种是先制备单向透视膜,然后将单向透视膜贴到玻璃上以实现玻璃的单向透视性,由于膜的可操作性大,生产的单向透视膜价格也相对会低一些,并且通过贴膜的方式对玻璃进行处理,基本可以适用大部分形状的玻璃。
现的单向透视装置实现单向透视的效果都较为一般,并且要求不被观察者一侧尽量光线强而观察者一侧尽量没有光线,当两侧的光线接近时这种单向透视效果就变的很差。
现有技术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在单面透视镜设置一层非常薄的反射镀层—半镀银面。称其为“半镀银”是因为反射分子对玻璃的覆盖非常稀疏,制作这一单面透视镜只使用了制作不透明反射镜所需分子数量的一半。在分子级别上,反射分子均匀地分散在镜片的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但镜片只有一半的面积被该薄膜覆盖。这一半镀银面可以反射大约一半到达其表面的光线,而让另一半光线直接透过。
主要问题:当前实现单向透视功能的装置主要是利用半透膜技术,让两侧的环境的光照强度不同,假如亮的一侧为A侧(被观察者侧),而另一侧是暗的为B侧(观察者侧),A侧大量光线从表面反射回去,假设光强为Ir,因B侧较暗,只有很少的光线能透射到A侧,假设光强为It,当反射的光强达到从暗的一侧透射过来光强的1.5倍以上,Ir/It大于1.5时,即在A看不B侧;在B侧,由A侧透射到B侧的光强较大,而B侧较暗,故可在B侧看到A侧。从当前单向透视的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来看,当两侧的光线接近时这种单向透视效果就变的很差,A侧可以看清 B侧,同样B侧可以看清 A侧。要想获得较好的单向透视功能,要求单向透视装置的两侧一侧较亮,而另一侧较暗,否则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单向透视装置的两侧需要一侧较亮,而另一侧较暗,不能够根据光强大小进行自适应调谐控制,以实现较好单向的透视的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能调谐的单向透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磁光效应,是指在磁场作用下,物质的电磁特性(磁导率等)发生变化,使光在其内部的传输特性(偏振状态,传输方向等)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本发明将磁光效应原理实际应用从而设计一种能调谐的单向透视装置,包括依次组合而成的消反射增透膜、第一偏光片、透明磁光材料、第二偏光片以及金属线栅偏光片,所述透明磁光材料上缠绕用于调节电流大小变化的线圈,所述金属线栅偏光片透过P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透光轴方向一致。金属线栅在该装置的作用一方面充当反射层的作用,同时透射过的光为线偏振光,相比于在该装置采用半穿半反膜时的透过率提高一倍。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线栅偏光片用APCF偏光板中的增亮膜代替,所述增亮膜偏光片透过P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透光轴方向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线栅层与第二偏光片结合形成复合膜。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线栅偏光片层与第二偏光片之间也可以设置透明基板,所述金属线栅偏光片层固定在透明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学院,未经菏泽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4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褐煤辅助污泥的过热蒸汽干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铣削夹持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