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可稳定调节的散热型LED大屏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4562.4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樊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锐凌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代文成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稳定 调节 散热 led 大屏幕 | ||
本发明涉及屏幕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度可稳定调节的散热型LED大屏幕,包括两根设置于屏幕左右两侧的立柱、对屏幕进行位置调整的调节机构以及对屏幕进行降温的散热机构;两根所述立柱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屏幕的后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螺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安装板与屏幕之间,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杆、连接杆和第二调节杆。发明通过设置对屏幕进行位置调整的调节机构,既能够对屏幕的高度进行稳定的调节,又可以对屏幕的角度进行微调,使屏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正面面向不同位置的观看者。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屏幕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度可稳定调节的散热型LED大屏幕。
背景技术
显示屏分为图文显示屏和视频显示屏,均由LED矩阵块组成。图文显示屏可与计算机同步显示汉字、英文文本和图形;视屏显示屏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文字、图像并茂,以实时、同步、清晰的信息传播方式播放各种信息,还可显示二维、三维动画、录像、电视、VCD节目以及现场实况。LED显示屏显示画面色彩鲜艳,立体感强,静如油画,动如电影,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医院、宾馆、银行等地。
然而,用于以上场所的LED显示屏,安装于场地周边的结构通常为LED显示屏箱体背面连接一个支撑架,箱体与支撑架之间连接处用支撑杆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往往使得LED显示屏无法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调节,也不能根据不同的场所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的调节。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高度可稳定调节的散热型LED大屏幕,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稳定调节的散热型LED大屏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度可稳定调节的散热型LED大屏幕,包括两根设置于屏幕左右两侧的立柱、对屏幕进行位置调整的调节机构以及对屏幕进行降温的散热机构;两根所述立柱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套,螺套与立柱滑动连接;所述屏幕的后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螺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安装板与屏幕之间,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杆、连接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安装在安装板的下部,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屏幕背部的第一铰接座上,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底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一调节杆的伸缩端铰接安装在连接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底部与连接杆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杆的伸缩端铰接安装在屏幕背部的第二铰接座上,第二铰接座位于第一铰接座的下方。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侧所述立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锥齿轮组与螺杆传动连接。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为电动推杆。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侧所述立柱的外侧还安装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与驱动电机,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电性连接。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屏幕的背板处,散热机构包括安装在屏幕背部的散热风机和若干设置于屏幕背板内部的风道,所述屏幕内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进风室,热风风机的排风端与进风室连通,所述屏幕的背板的四周均开设有两个排风口,风道呈弧形结构,风道的一端与进风室连通,风道的另一端与排风口连通。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屏幕的背板内部还填充有冷却液,背板的上部开设有进液口,背板的下部开设有排液口,所述屏幕的背板的后方还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排液口。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管上沿液体回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冷却器和循环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锐凌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锐凌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4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