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水质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5035.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天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S19/42;G08C17/02;G08C19/00;H04L29/08;H04W4/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水质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水质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待检测水域的情况,选择建立多个水质监测单元;建立数据接收装置与云端之间以及水质监测单元与云端之间的通讯连接;水质监测单元将水质信息传送至云端,云端进行数据分析及储存;数据接收装置发送数据导出指令至云端,云端接受数据导出指令并向数据接收装置导出水质信息报表,本发明基于物联网建立的水质监测系统,通过水质监测单元对存在于水质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定点、连续的采样和测量,实时将数据回传,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水质质量状况,保证水质监测的时效性,节省人力物力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水质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并且已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突出问题,针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水体质量对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非常关键,这也就使得水质监测成为了目前水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和必要方法。由于野外水质监测节点不易维护,需要满足长期无人值守,现有的水质监测网络不能很好解决该问题,现有的水质监测方法需要专人定期取样,后期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实验室检测虽然精度高但实时性差,过程复杂,浪费人力资源,且无法获得长期连续变化的水质参数,检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线水质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在线水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待检测水域的情况,选择建立多个水质监测单元;b.建立数据接收装置与云端之间以及水质监测单元与云端之间的通讯连接;c.所述水质监测单元将水质信息传送至云端,所述云端进行数据分析及储存;d.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发送数据导出指令至云端,所述云端接受数据导出指令并向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导出水质信息报表,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将水质信息报表导出为excel表格。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水质监测单元包括传感器组件、数据采集器以及供电单元,所述步骤c包括:所述传感器组件检测水质信息,并将所述水质信息传送至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将水质信息传送至云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步骤c还包括:设置所述数据采集器的采样间隔,当所述数据采集器到达采样时间时,数据采集器向所述传感器组件发送采样指令,所述传感器组件接收采样指令并向数据采集器返回水质信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质监测单元以及通过云端与水质监测单元相连接的数据接收装置,所述水质监测单元包括设于水中的传感器组件、浮于水面的数据采集器以及供电单元,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数据采集器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为传感器组件和数据采集器供电。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传感器探头,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RS485与数据采集器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与云端之间通过NB-IoT相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源模块以及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的充电电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包括手机app端或PC端,用于发送或接收指令至云端,所述手机app端与云端之间通过4G连接,所述PC端与云端之间通过RS485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水质监测单元对存在于水质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定点、连续的采样和测量,实时将数据回传,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水质质量状况,并为水质管理、污染源控制、水质规划、水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本发明基于物联网建立的水质监测系统,实现水源地水质的连续、自动、实时监测,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传输的稳定性及控制的可靠性,保证水质监测的时效性,节省人力物力资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天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天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50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